从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1年6月10日止,朝鲜战场共发生五次大的战役。

此后美国被迫接受和谈,战争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美国想谈吗?不想。他们更愿意用胜利换取利益。但连续五仗打下来,使其更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场极不划算的战争,在军事上压倒对手的希望愈发渺茫。

此情此景,就如苏芬战争后,一位苏军将领所说:“得到的土地还不够埋葬牺牲的士兵”。

五次战役确实把美国打疼了,它不得不考虑从战争中能得到什么,以及将为此付出些什么。

综合考量五大战役,哪次表现最为出色?

入朝五次战役概述

前三次战役均为追击战,志愿军秘密入朝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尚恍然不知,大摇大摆继续向中朝边境推进,妄图在圣诞节前,对朝鲜问题来个了断。最突前的南朝鲜军已到达楚山,甚至隔鸭绿江向对岸炮击。

第一次战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起,猝不及防的联军在遭遇打击后,从边境一线后撤至清川江以南,此时联军仍对形势误判,认为志愿军是支人数不过五、六万的部队,实际上志愿军相继入朝已达6个军,30余万人。

之后的第二次战役远超预期,原计划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结果直推到“三八线”附近,人民军甚至攻占“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迫使联军转入守势。

连战连败,联军一路后撤,美第8集团军司令亦死于混乱中。志愿军趁势发起第三次战役,越过汉江攻克汉城,一直推进到“三七线”。

此时联军方才回过神,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对整个战局深入分析后,确定志愿军“软肋”是后勤,难以支撑持续进攻,并针对性使用“磁性战术”。像牛皮糖一样,粘住志愿军部队,遇进攻时主动后撤,而当志愿军供应枯竭时发动进攻。客观上讲,这一战术行之有效。

在这种态势下,后勤线被拉长到数百公里的志愿军,整体处于被动,因此第四次战役是一场防守反击战,且战且退从“三七线”回撤到“三八线”。

尝到甜头的联军准备重演仁川一幕,从志愿军后方登陆,来个两面夹击。为粉碎联军企图,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

然而这次联军学“精”了,一面粘着志愿军,另一面派特遣队穿插到后方,切断志愿军突前部分的退路。因此在该次战役中,志愿军虽歼敌甚多,自身损失也较大。

志愿军经一系列英勇阻击后,将联军挡在“三八线”以南,自此战线重新稳定,转入阵地防御阶段。

五次战役综合对比

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打得较为顺利,换个角度看,联军虽不断后撤,但秩序仍在,是退而不溃。部署在第一线的南朝鲜军队,被当成挡箭牌使用,而美军由于在装备和兵员素质上的优势,成建制围歼较困难,仅在第二次战役全歼美“北极熊团”。

第三次战役更是“出奇”顺利,有战士表示,“三八线”不是打过去的,是“走”过去的。联军有生力量受损有限,约1.9万人,志愿军伤亡0.58万,未遇强硬抵抗,李奇微将汉城当成了诱饵。

歼敌最多、硬仗最多、烈度最强的,当属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

比如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阻击战,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均是以牺牲军级单位来保障全局的苦战,分守汉江和铁原防线的50军和63军,均战斗减员至1万余人,要知道一个军满编为3万余人,可见代价之重。

第四、五次战役歼敌数均为8万左右,志愿军战损分别为4.2万和7.5万,显然第四次战役情况更好一些。

从战役进程看,第四次战役虽是后撤,但整体表现有条不紊。志愿军各部交替掩护,有序回缩,并在汉江北岸至横城一线,构筑三道纵深防线,有效遏止了联军进攻。

重要的是,在回撤过程中能主动创造战机,如东线横城反击战,就是一场诱敌深入再予围歼的漂亮仗。

第五次战役前半程表现亮眼,主力三个兵团猛攻西线,造成东线之敌突出孤立,随后3、9兵团秘密东移,迂回分割突出部之敌,19兵团于西线宽大正面进攻,掩护东移。

一系列战术动作一气呵成,既打乱联军部署又重创东线之敌,问题在于低估了联军反扑的决心。大批特遣队被派往志愿军后方,利用速度优势阻其后撤。此时志愿军正全线猛攻,有的部队甚至突前到“三七线”,这种巨大惯性使攻防转换出现空隙。

结果是联军将部分突前志愿军部队堵在南面,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从战役组织配合上,第四次战役同样更为出色。

五大战役令世界头号强国低下高傲的头颅,坐到了谈判桌前。自此,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真正崛起于东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