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主题创作大赛#

海瑞罢官

继续前文,说到了海瑞,新官上任的海瑞,是如何用一年时间从巡抚大人,变成普通百姓的呢?

首先是一系列特别细且苛刻的政令,比如男子成年必须结婚,寡妇立即改嫁,废除奢侈品行业。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

被罢官的根本原因是动了土地的所有权。尤其是苏松地区。古代土地是没有所有权的,所有权是近代才有的概念。

古代中国是没有产权概念的。土地资源,是属于家族的,属于国家的。尤其是家务事,纠纷就很麻烦。

海瑞有缩小贫富差距的倾向。很讨厌富人和大地主,侵占收购贫民的土地。但他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很不合适,结果把自己的官弄丢了。

先处理了之前的辅政大臣徐阶,然后陆陆续续处理了其他的地主。直到激起了所有人的反对,被弹劾罢官。

海瑞使用的方法是,挨个处理富民侵占贫民田产,却用自己的判断,代替法律。挨个处理而不是外紧内松,或外松内紧。

侵占田产,最常用的方式是借贷,但由于那个时候没有专业的金融机构,大家对未来预期糟糕,利息高的可怕,就有很多人还不上贷款,以至于失去田产。

让我想到了,现在还不上贷款的信用卡一族。卡奴会逾期而后罚息,想到了那个时代没有田产的人,大家的境遇是一样的。

海瑞在某种程度上跟张居正很像。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整个社会,同时过度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处理所有事情,而不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处理。

这位巡抚大人一年时间,就巴啦啦小魔仙变变变,变成了平民。而且巡抚是海瑞一生为官生涯的巅峰。

当然他们两个之间有区别,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奢侈,感觉他有变法的味道。而海瑞有那种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味道。

那是一种简朴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在现在我的印象里,田园是没有牧歌的。田园有的是蚊子和苍蝇,还有无尽的劳动。

财政角度看问题

再说海瑞的避免财富剧烈分化的举动。其实之所以有大规模的兼并土地,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

根本在于没有体系维持货币信用和币值稳定。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年罗振宇推荐的一本书,灰熊猫的小说《伐清》。

小说中的主角穿越到明末,用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方式,改造当时的经济。用民主共和的方式,让中国一步步强大。看着真的很爽很刺激。

货币信用源自国家。国家强大,本国货币才能升值。为什么美元这么强势?就是因为美国在经济军事上足够强大,所以它才是第一货币,结算货币。

其次要维持币值稳定。就是不能突然升值或者突然贬值。就像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的经济,发展的特别好。于是美国通过一系列操作,让日元被迫升值。

日元有了折损,然后人员进入了泰国和东南亚的市场,接下来就出现了索罗斯狙击泰铢。这是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看着都让人觉得血脉愤张。

海瑞激烈的反腐败条例。海瑞想恢复到洪武时期的对官员的政策。贪污到一定程度,剥皮充草。这个建议得罪了所有的文官。

文官们联合出手把他封杀了。死的憋屈吗?有一点,但好像又一点都不冤。海瑞特别擅长作死的。

总结

那我这里盘点一下,他都有什么好牌,是怎么把这些好牌都直接打死。他的好牌大概有以下:

1.他本人言行一致,简朴正直。关键是他自己很享受这种状态,不会觉得没有去享受那些物质就是亏了,不会觉得自己需要享受那些好的生活。

2.命运女神请青睐他。其中有关键三次,他都遇到了猪对手,直接躺赢。这种人生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3.好名声。誉满天下,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因为他的美誉,以至于朝廷不敢不给他官做,这真的是天赋异禀。

怎么亏死的呢?

好名声当然是好处,但就像《断头皇后》里说的,那时候太年轻,不懂得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好名声是好工具,但也是枷锁,就是你不能做出违背你人设的事情。一旦提出了要恢复洪武年间对文官的制度,那就是人设崩塌,曾经有多爱你,现在就有多恨你。

执拗,无数次的上书。就为了心理的理想,但看着他的理想,我就感觉挺荒唐可笑的,对方却为之付出了一生。

海瑞的一生,执拗的追逐和执行,儒家的仁义道德。忽略了现实,忽略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执着和努力,一不为国,二不为民,三不为把事情办好。

这样的清官,要来有什么用?为了摆出来好看吗?还好国家进步了,还好我没生活在那个时代。

谢谢你的欣赏,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