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担忧在现实的呈现,就是所谓的噩梦预兆。

许多人都觉得噩梦很准,所以每次做完噩梦一整天,甚至连续几天都心惊胆战。目前为止,对于梦境的科学分析手段少之又少。在各大心理学派中,只有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对梦境有所研究。按照梦的解析理论,人们之所以觉得噩梦很准,是因为个体潜意识的担忧,恰好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罢了。这意味着,所谓噩梦的预兆,其实并不一定会出现在现实中,人们也无需对噩梦感到恐惧。还有人觉得噩梦有效期,这样的解释也是不科学的,梦境没有有效期一说。

人为什么会做噩梦?

近期发生过让你害怕的事情

如果你偶尔做了一个噩梦,这意味着近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令你害怕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在你清醒状态时,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梦境通过夸张的方式,将你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事情,以放大数倍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会令你感到恐惧。这意味着,梦境只是对过去事情的一种潜意识反应,它并没有预兆未来的功能。噩梦其实也是对现实中未充分爆发出来的包括愤怒、恐惧、惊喜等,在梦境中充分释放出来。因为现实中的诸多因素,个体不能全然表现出本能冲动,所以借助噩梦来释放出来。

近期对某件事高度关注

个体如果长期对某件事高度关注,潜意识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记,这就是所谓的情感投注。由于你过分关注某个事物,所以你本能地担心害怕失去它。你越是关注它,你潜意识越是担心失去它。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在你梦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噩梦。情感投注的对象无论是人,物品,还是某件事,由于你的高度关注,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担忧。这种担忧在梦境中的呈现,将是你潜意识认为的最糟糕的情况。归根结底是人的向好的力量,在于向坏的力量的竞争。

噩梦会变成现实吗?

有些噩梦不会变成现实

正如上文所言,有些噩梦所反映的是过去某个时间所发生的害怕的事情。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可能再次发生。之所以现实中过去了的事情,还会在噩梦中出现,是因为“心有余悸”效应。个体经历的事情,如果存在未完全释放的情感,就会在梦境中呈现出来。归根结底这样的噩梦是对未释放情感的二次释放,并不会对未来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你能够通过梦境分析,将噩梦中的场景与过去相联结,那么你就不必要有太多的顾虑了。

有些噩梦是对未来的预兆

有些事情属于正在经历时,在事情还没有结束时,由于个体对事情感到过度担忧,所以在梦境中呈现出潜意识所担忧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噩梦很容易与现实中的某些事情发生联系,所以更容易让个体感到紧张和恐惧。如果一个人梦到亲人故去,那么此时恰好有亲人生重大疾病,此时这个人势必会感到害怕、恐惧、紧张、不安。可是噩梦并没有对现实产生任何影响,它只是反映你潜意识里的某些被压抑的想法而已。

做了噩梦后,该如何调整心态?

做了噩梦之后,首先要分析它所反映的是过去的事情还是正在经历的事情。如果你昨天晚上刚好看了恐怖片,那么做噩梦就很容易解释了,你也不需太多的担忧。其次要尽可能将注意力从噩梦上移开,关注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上。不能因为做了一个噩梦,就把一整天的计划都打乱了。仍然按部就班的生活,尽可能不要被噩梦影响到。最后就是不要过多地联想到别人,你自己做的噩梦,与别人的是没有联系的,也无需为别人过多的担忧。

如果在你分析之后,发现所反映的是你正在经历的事情,那么这意味着你潜意识本来就有了对这件事的担忧,但是你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噩梦的意义,就是把你所忽略的事情给重新呈现出来。也许是你真的忽略掉了,也许是你刻意压抑了某些不利于自己的想法,总之当它在你的梦境中出现时,需要你提高警惕。你需要分析客观现实,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如果事情在你的掌控之中,那么你同样无需太多担忧。如果事情不在掌控之中,你也要试着努力改变现状。

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噩梦,既看不到与过去有什么联系,也看不到与正在经历的事情有什么联系,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在你睡眠过程中,偶然的刺激造成了噩梦。这些刺激包括灯光、声音、振动等。如果实在分析不出什么原因,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忧。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努力完善自我,让自我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你做了怎样的噩梦,都不需要过分担忧。一切都要以现实为基础,尽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怎样的结果都要试着去接受。

作者:九霄云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