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哥的日常折腾纪录

拖了一个星期,总算是把淘数码4号机的数据、照片整理出来了,今天不能再拖堂,抓紧时间言简意赅地发个流水账吧~ PS:本文对大家的双十一装机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指导意义,大家权当看个乐就好╮(╯▽╰)╭

以上是从10月底到11月5号第二波开门红抢购期间攒齐的东西。后面X-Mars的箱子是从北京拉过来的1号机~ 其实我到现在都有点麻木了,不是太清楚七七八八都买了些啥,有些东西是从其他三台机器上拆过来的,所以下面只列这次新买的东西、以及用在机器上的配件价格:

CPU:Intel i7-10700散片:¥2618(天猫板U套)

主板:MSI微星Mortar迫击炮B460M Wifi:¥2618(天猫板U套同上)

硬盘:新购影驰HOF PCIe 4.0 1TB名人堂固态:¥1224(天猫)

硬盘:2号机拆过来的盈通1TB SATA 2.5寸固态:¥——

内存:1号机拆过来的阿斯加德8GB DDR4-3200四条:¥——

散热器:2号机拆过来的超频三东海逐鹿风冷:¥——

机箱:安钛克弑星者DP301M:¥269(京东自营)

电源:艾派电竞AJ850M:¥549(京东自营)

显示器:LG 27GL850:¥2399(京东自营)

显示卡:影驰RTX3090金属大师:¥10999(京东自营)

其他音箱、TUF的AX6路由什么的小东西就不算了,因为都是9月份买的或者预定了刚送到的。这里吐槽一下这个渣渣的刺客信条定制版路由,9月份就交了钱预定,结果11月1号的价格比预定还便宜30块钱~ 一生黑!(因此至今还没拆封[打脸])键盘鼠标沿用富勒G98K和金士顿PulseFire Raid,没啥太高要求,所以就不追新了。PS,昨天发文时提到过,上面HOF 1TB固态是买给1号机用在X570上的,所以这台4号机会沿用1号机淘汰下来的XPG S40 512GB,反正B460M也不支持PCIe4.0,上龙耀够了。另外显卡在这个机器上也是临时性的,这台电脑的主要工作基本限于文案、简单作图为主,显卡都是多余的,今晚发文之后就把它拆下来装1号机上去了╮(╯▽╰)╭4号机流水账之装机部分

直奔主题、看图说话吧:

左边这个小桌子是临时在京东买的,上图这张其实已经是送来的第二个了(第一张直接桌面顶穿... ...好在京东第二天一早又给送来一个,点个赞)

配件的主要内容

这四根内存已经不知道登过几次场了,本来一直装在1号机上给Ryzen9 3900X用,但上次装上HOF 1TB之后就完蛋了,开机RAM报错,所以把原准备给这个电脑用的老十铨夜鹰3000装了过去,问题遂解决~ 因此这四根阿斯加德就在4号机服役了。

XPG的颜值还是蛮不错的,7月份买它也主要是去年这货发布的时候被种草了~ PS,它的RGB可以和其他设备同步,我也是拆下来才知道,因为之前装X570 TUF上并不行╮(╯▽╰)╭ 我也很奇怪。

处理器~额,手抖了,本来9月底就该用上这台机器的,不过当时给3号机配的是B460M TUF主板,全核只能拉到4.2GHz,遂更换了i5-10500用,这次也算是握手成功了。

主板没啥说的了,3号机一开始装的就是B460M迫击炮+i5-10400f,结果用了3天就遭遇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单声道bug,因此全套退掉了,退货时就说过,双十一再相会~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酷]

显卡也没啥好说的,本来只想买个RTX3080或者3070就好~ 然而大家都懂的,所以在11月5号第N轮耍猴... ...不是,第N轮预售落空之后,直接上了自营的11999金属大师,当时有个满减1000,外加晒单返100,相当于10899到手吧~ 相比骁将大将战斧之流,金属大师应该算好那么一丢丢。

影驰的210点卡已经没得换了,红包不晓得能给多少,反正都绑定完了~

风扇造型比较别致,看起来噪音蛮大似的,实际上还算安静。

3卡槽厚度,370W左右的功耗,散热器占了大头。

没灯,不喜光污染的玩家应该蛮中意这一口的。

背板特写,据说GDDR6X背面很热,回头考虑盖个90mm小风扇啥的

这里开箱就有点脏乎乎的,疑似二手东~ 不过看在1000满减的份上,无所谓了~ 6热管瞩目(๑•̀ㅂ•́)و✧

DP1.4x3,HDMI不晓得哪个版本的,接口大概是这样了,普通老百姓足够用了。

送的这个支架非常之廉价,我也一度后悔为啥不多花500块上冰龙X4

电源... ...emmmm~ 1号机用的就是它,当时我还吐槽过这货,但毕竟便宜啊,忍了~

机箱没啥说的,200多块钱,也是个老产品了,适合3~5000块钱的入门机来用,估计这个箱子打死都想不到自己还有装上3090的一天。

由于XPG自带RGB散热片,所以迫击炮自带的散热片只好拆掉了(下面第二个M.2没法装,我也不想让XPG在3090脚底下吹暖风╮(╯▽╰)╭)。

装上去之后才意识到,恐怕这点灯效也会被显卡挡得严严实实了[捂脸]

CPU入座、上7921、迎接散热器~

SE-70已经装在2号机的8700K上面了,只是用这个盒子打个包而已~

从2号机拆下来的东海逐鹿(型号叫啥GI-D66A?总是记不清)

随缘涂法

内存运气还不错,算是勉勉强强插进去了~

严丝合缝,挤压处应该不足1mm,还算能接受

电源默认给了4组8Pin供电,一般是CPUx2+GPUx2,这台机器只用到3个,还有一个富裕。

背面的风扇主控和1TB老硬盘还是在北京装好带过来的,这么小的机箱,后续走线必然也是个灾难。

由于最近RTX3090炸鸡新闻很火,所以插线的时候尽可能“错峰出行”,虽然只是个心理安慰,但也跪求不炸[捂脸]

嗯,说啥了~ 灾难/(ㄒoㄒ)/~~

正面还好,反正不是双侧透,乱就乱吧,眼不见为净。

最终的背线就这样吧,没工夫折腾了。

装显卡之前,我先把监控摆好了放旁边(其实第一天测试的时候,整晚都用监控对着,万一炸了还有个证据╮(╯▽╰)╭)

难为这个小箱子了,也好在金属大师不算太长,塞进去勉强OK,前面板还留了一点空间可以再装进风扇(买了三个5V RGB的普力魔,今天才送来... so~ 有点不想装了,主要太懒)

这个小支架。。。对于这个机箱而言基本没用,因为箱子前面空的,站不住[泪奔]

勉强往一侧装了点,还担心碰扇叶,纠结啊~

机箱下面真的没啥空间了,我把另外的两个8Pin头绑了起来,以免怼扇叶~没有定制线就是这么蹉跎。

行吧,正面看起来还是蛮不错的,3组艾派电竞的魔眼+XPG(已经看不见在哪了)+内存+CPU风扇的灯效在MSI Dragon Center的神光同步之下,想必不会太差(๑•̀ㅂ•́)و✧

... ...

神你妹的光(╯‵□′)╯︵┻━┻

呵呵~ (来自命运的嘲讽[打脸][泪奔])数据测试部分

行吧,我也压根没想到机箱朝向的问题,反正在桌子下面,不看也罢~ 跑分吧:

主要配置部分~

随便跑个分,PS:硬盘分理论上不应该这么低,然而我是系统迁移过来的,里面已经塞得乱七八糟咯,没记错的话,1号机装机贴时候这货能跑6.9万分。

鲁大师性能测试跑分如下(哦对了,鲁大师出新版了,写到这里停个笔,下载了跑一遍先~)

6~7分钟过去了,新版的参数送上:

界面变了一些~

这个跑分我是看不懂了,是高是低咱也不太好比较,晚上吃完饭给1号机跑一跑试试看。

CPU-Z截图,全核4.58GHz很稳,迫击炮这块板子基本上是喂饱了i7-10700的功耗墙,确实不错(希望网卡和声卡命硬点啊!)

内存2933没啥说的了~

CPU-Z跑个分,貌似比参照值差一点点。

国际象棋跑出了30372,好像还不错~

Cinbench R20单核480、全核4736,百度查了下和其他10700的表现基本一致。

显卡GPU-Z参数~ 参考RTX2080Ti的经验,早买早享受没啥太大问题,想想我2018年初买的GTX1080ti如果还在的话,恐怕依然还能在2K下玩转大部分游戏。至于AMD的Big Navi,表现好的话可以再入一块,7~8000元档搞个A记卡皇也是蛮不错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机智]

功率锁到371W,实测数据也验证了这点,所以说近期大部分炸掉的3090,应该多是开了500W功耗墙的案例吧╮(╯▽╰)╭ 希望真相早日大白于人间,我也用得踏实点。接下来是游戏性能相关的测试部分

3DMark FS得分31456,显卡分47567,CPU物理分23794,显卡68°C、功耗360.8W,CPU 80°C;

3DMark FSE得分20947,显卡分24016,CPU物理分23623,显卡68°C、功耗360.8W,CPU 80°C;

3DMark FS得分12336,显卡分12421,CPU物理分23793,显卡68°C、功耗360.8W,CPU 80°C;

3DMark TS得分17211,显卡分19318,CPU分10638,显卡68°C、功耗360.8W,CPU 80°C;

3DMark TSE得分8598,显卡分9870,CPU分4971,显卡68°C、功耗363.4W,CPU 80°C;

3DMark PR得分12835,显卡68°C、功耗363.4W,CPU 80°C;

20轮循环Time Spy稳定性压力测试通过率97.9%,GPU峰值2010MHz、显存1219MHz、峰值温度71°C、峰值功耗363.4W,CPU依然还是80°C╮(╯▽╰)╭

新版的GPU-Z可以识别出多路8Pin 12V供电的功率,参考起来更直观一些。CPU温度显然还是被热情奔放的功耗墙、以及温柔安静的CPU风扇顶的有点高,无所谓了,反正不降频就OK,夏天扛不住了再换冷排吧。

显示器的一些信息,哦对了~ 显示器回头单开一贴吧,这都100多张图了,,,ԾㅂԾ,,

能开HDR模式,不过Nano IPS的优势我好像没怎么太体会出来~ 144Hz很稳很丝滑,比1号机原配的HKC G32Pro(VA屏)舒服很多,但不知该怎么描述出来,开HDR看片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加成,玩游戏的话还是不太适应,估计也是以前被SDR驯化了吧╮(╯▽╰)╭接下来是跑几个游戏试试

在公布游戏测试数据之前,大家先回顾一下这张图:

嗯,机箱本来就是个小闷罐,塞到这个桌子下面,风道基本为负数了~ 温度压力很苛刻,这种环境下CPU和GPU能跑到多少度呢?往下看~

岁数越大越没有玩游戏的动力,实际上日常能玩得最多的也还是LOL以及和平精英模拟器~ 这俩游戏随便拿张RX580都能伺候,希望早日能再出一款可以让人废寝忘食玩到不亦乐乎的新游戏吧~

PUBG开满所有特效、关闭垂直同步,分辨率以下全是2560x1440~

帧数:223fps;GPU温度:76°C;CPU温度:68°C;

帧数:187fps;GPU温度:76°C;CPU温度:63°C;

帧数:207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6°C;

帧数:173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7°C;

帧数:190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9°C;

帧数:165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9°C;

帧数:164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8°C;

帧数:159fps;GPU温度:79°C;CPU温度:68°C;

然后是PUBG游戏测试期间(ing进行时)的硬件监控参数,可以看到显卡最高跑到了80°C、CPU则是75°C,8核不掉频率,很稳的运行在≈4.6GHz频率上。下面看看使命召唤战区:

在进阶设置里,我把光追以及所有能开的都开满了,分辨率1:1的2560x1440;

帧数:177fps;GPU温度:67°C;CPU温度:67°C;

帧数:185fps;GPU温度:71°C;CPU温度:60°C;

帧数:205fps;GPU温度:73°C;CPU温度:64°C;

帧数:170fps;GPU温度:77°C;CPU温度:66°C;

帧数:196fps;GPU温度:79°C;CPU温度:70°C;

帧数:183fps;GPU温度:80°C;CPU温度:70°C;

帧数:191fps;GPU温度:81°C;CPU温度:79°C;

帧数:183fps;GPU温度:81°C;CPU温度:71°C;

使命召唤战区游戏测试结束后,GPU-Z截取的所有监控项目峰值:GPU最高飙到81°C,频率跑到1995MHz、显存1219MHz,风扇转速也到了88%(有点吵了),CPU则是直接干到了86°C ╮(╯▽╰)╭,看来这个小箱子+桌角旮旯的搭配,实在是太为难i7-10700+RTX3090了,赶紧写完这篇文章把它拆出来装到X-Mars里面去吧,哈哈哈~

哦,最后来打个脸[打脸]:RTX3090显卡在LOL在2K极致特效的游戏表现[捂脸]:

帧数:279fps;GPU温度:41°C;CPU温度:53°C;

帧数:185fps;GPU温度:40°C;CPU温度:52°C;

帧数:193fps;GPU温度:37°C;CPU温度:57°C~ 所以说,从这个游戏来看,一万多块的RTX3090面对2~300块的GTX750Ti并没有什么压倒性的优势,五五开吧[泪奔]

最后是下午发的西瓜视频的后续篇——小闷罐MATX机箱+不透风的桌角旮旯里、RTX3090+i7-10700单烤FPU测试结果:

10分钟FPU Stress跑下来,全核不掉频(再次给迫击炮点个赞),峰值温度干到了99°C,峰值功耗187.46W,呵呵呵呵呵~ 看到这个烧开水的表现,我也断了Furmark+FPU Stress的念想,就这吧~

我的这台4号机最终的显卡搭配,或许是那张老华硕RX580满血8GB版,要么是未来的RTX3060,缺少游戏需求的平台,插什么GPU都是亮机卡[哈欠]

哦,最后问下大家,这货怎么关?nVIDIA控制面板吗?看着好碍眼啊... ...那么,大家评论区见( •̀ ω •́ )y以上就是本期数码晒单的全部内容,如对文中产品感兴趣的话,您可在关注淘数码之后、发私信【20】自动领票上车!淘数码值选车站每日搜罗全网好玩不贵的PC配件、数码生活好物供您参考!感谢阅读本文,我们下期节目再见ヾ(•ω•`)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