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包括市中心犹太教堂在内的六个地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5人死亡,包括一名持枪歹徒被击毙。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欧洲接连遭到3次恐怖袭击,已经造成至少10人死亡。欧洲未来反恐之路,会走向何方呢?

维也纳袭击始于11月2日晚上8点左右,几名携带步枪的嫌疑人,率先在维也纳市中心犹太教堂附近开火,随后在5个不同地点开枪。最后1名路人和1名歹徒在枪战中被当场打死,一名在袭击中受伤的女性因伤势过重死亡。在袭击中受伤的14人中7人伤势严重,但是还有1名全副武装的嫌疑犯在逃。视频显示一名持枪歹徒在同一条街道上用长枪近距离射杀了一名男子,几秒钟后又回来用手枪又向补了两枪,可见极端凶残。

不过相比前两周的法国恐怖袭击,这次维也纳的恐怖袭击,区别也是很显著。首先法国的2次恐怖袭击都是持刀行凶,而奥地利的恐怖袭击则是持枪攻击。单纯从凶器的攻击威力来看,轻武器显然要比普通的匕首、砍刀要大得多,伤害范围也大得多。但从恐怖袭击效果来看,斩首式的袭击实际对欧洲民众的冲击性更大,原来ISIS组织经常在网络上公布斩首人质的视频,其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恐怖效果。

第二个区别,就是法国的2次恐怖袭击都是孤狼式的袭击,均为独自持刀行凶,而奥地利的袭击则是多人。奥地利警方称击毙了一名恐怖分子,而另外一名恐怖分子在逃,而网络上的照片显示,奥地利警方在现场至少捕获了3名嫌疑人,这就意味袭击者至少有5人。而且相比法国恐怖分子,视频上显示奥地利恐怖分子对于枪械的使用经验丰富,在对射时曾经击伤警察,现场移动步伐稳健,显然是受过训练,甚至可能就是来自军队的老兵。

对于这次袭击,奥地利内政部长卡尔·内哈默已经表示袭击者是ISIS组织的袭击者,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推特上表示,法国人民“与今晚遭受袭击的奥地利人民一样震惊和悲痛”。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推特上表示,“在欧洲发生又一起邪恶的恐怖主义行为后,我们与维也纳人民一起祈祷。”实际这些慰问,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安慰,有多少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那就不能细究了。

虽然欧洲近期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但我个人认为,欧洲正在执行秘密的类似美国的全方位反恐压制手段,同时却在媒体上宣传所谓的自由主义,同时实行反恐的双重标准,为策应美国来实施大国围堵来服务。虽然法国这两次斩首袭击震惊世界,但从2015年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失,是呈下降的趋势。

例如2015年11月巴黎袭击造成130人死亡,2016年布鲁塞尔袭击造成32人死亡,2016年7月法国尼斯袭击造成86人死亡,2016年12月柏林袭击造成12人死亡。但2017年以来,欧洲发生10起左右恐怖袭击,每次伤亡人数基本都是个位数。这意味着法德英等主要西欧国家,针对有组织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打击,是有效的。欧洲的恐怖袭击,越来越局限于孤狼式的、甚至连轻武器都没有的低损失模式。

例如法国尼斯在发生2016年7月恐怖袭击后,全城设立了4000个摄像头,平均每343名居民就会有1个摄像头实施监控。尽管这一举措存在巨大争议,但尼斯的恐怖袭击从一次死亡86人,降低到一次死亡2-3人,要说大规模监控没效果显然是没人相信的。另外法国警方、情报界在对外来移民和宗教组织的大规模渗透、黑名单监控以及秘密逮捕,肯定存在。只不过在公开媒体上,法国和德国一直在宣传自由主义,策应美国来攻击其他大国的反恐措施。但实际上这些欧美国家下手都一样黑。

而这次出事的奥地利,显然相比法德英等西欧国家,在反恐措施上要差一些。奥地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多次爆发恐怖袭击,但在21世纪以来则显著下降,因为该国确实不是中东北非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但该国地处中欧要地,维也纳被誉为是世界最大间谍中心,难民、移民、外交官、间谍、恐怖分子混成一团,因此该国军警情报机构的反恐难度极大,这次袭击者的背景,估计会很复杂。

因此在这次袭击后,不要指望欧美会因为恐怖袭击而对我们感同身受,他们仍然会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下黑手打击不稳定因素,同时却反对别国正当的反恐举措。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只有时间才能评判,到底谁反恐最有效,到底谁才真的掉进坑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