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战事,似乎从没有一天休止。特朗普曾说,要将美军士兵们“救”出这片“永战”的荒漠。然而,他真正的意思,被证实为,加大火力,歼灭一切敌对力量之后,美军就可以光荣撤出这片疆域了。但中东虽然除了石油资源貌似一无所有,那些不安分的地方势力,自有“地头蛇”的生存法则,成为联合国军和美军最头疼的存在,更让其中最卖力、当然也最有力的美军,至今也未能击败当中的“敌人”,以至于,美军一直混迹于此。“国家利益”11月1日,介绍了联合国军在中东的醒目事迹。

来到中东,国家军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枪炮和火箭弹,这两种弹药受到当地地方势力广泛的欢迎。而它们袭击的对象,就是“神兵天降”般的美军和联合国军的巡逻队。2010年3月28日晚上,当美军巡逻队开着装甲车,出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线附近,一个叫做库纳尔省的地方,埋伏在该省主要河谷的地方武装就开始了连番“问候”,已知当地有他们的2个小型据点,而这几次袭击也显示出相当的协调性,一看就做足了准备。

枪炮和火箭炮虽然无法穿透装甲车,但带来的巨大爆炸声及其冲击波,对装甲内部的士兵们来说,混响音效的体验简直不要太好。经历过这种枪林弹雨的1名意大利士兵,在后来的访问中,就一直抱怨这些“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名士兵来自意大利第503步兵团第2营,尽管对此多有怨言,但这种声响,还不是给他们造成最大困扰的那种“武器”。或许正在装甲车里这么想着的时候,“那种武器”就出现了。

狙击手和他的德拉贡诺夫

一枚夹着劲风的子弹,就崩了一下他们的装甲车挡风玻璃,地方武装的狙击手似乎盯上了驾驶员。车内的士兵们立马就联想到,最近从情报部门流传出来的消息,当地武装力量获得了俄罗斯制造的德拉古诺夫狙击步枪。从现在直取驾驶员首级的操作来看,他们已经将“德拉古诺夫”运用娴熟。这种半自动式机枪,诞生于1963年,是世界上第一支专为狙击而生的步枪,在精度、射速、重量、可靠性方面都表现出色,兼具成本效益,可大规模生产、形成战斗力。

尽管这种步枪的杀伤范围小,但真实有效。因为你不会知道,子弹的来向和来的时机。某种程度上,狙击也是一种隐身战术。于是,在阿富汗长达八年的战争初期,这种小型武器给联合国军造成伤亡的比例占大多数。虽然当地势力装备差,但是他们一般训练有素,枪法准,且开枪不挑人。因而,当时美军本就不擅长玩弄战术,对这种架势的应对总结是,“来点烟尘,没有就祈祷吧”。

渐渐地,当地势力将这种随机击杀的战术,发展成破坏力越来越大的“知名”简易爆炸装置,现在的中东重大伤亡事件也经常出现。之所以说它简易,是因为成本低,材料也唾手可得,可以用地下买卖而得的零件组装,也可以直接到阿富汗农产地,取点硝酸盐肥料,倒腾一番,就是易燃易爆品。这种隐藏在荒漠中,随机中奖的威力,可比伏击来得省事、效果好多了。也让中东地面部队的每日行走,都在心惊肉跳中度过。

据“伊拉克联盟伤亡统计”网站连年的数据汇报,2007至2008年,简易爆炸装置造成的死亡人数,从78涨到152,到2009年,又是一次成倍增加,达到275人的水平。除了人数上的变化,简易爆炸装置,在2年内,成为联合国军在中东的主要死因,占比从43%增长到61%,这种死因在高度现代化的军队面前,显得毫无技术含量,但是,大漠之中,再先进技术,都像打在棉花上,无的放矢。

但是对于前线的士兵们,正面冲突,要比这些藏于暗处的简易爆炸装置,危险得多。尤其是当你赫然出现在狙击手的瞄准镜里,即将独自面对德拉贡诺夫的“闷声”问候的时候。同在意大利第503步兵团第2营,却不幸身处前线的士兵,在经历三月份的伏击之后某天,准备去巡逻的时候吐槽,狙击手配合德拉贡诺夫,“几乎要把人吓嗝屁了”。

在靠近边境的库纳尔,出现第二多的就是火箭弹。自2009年到2010年3、4月份,第2营在狙击手的伏击之下,已经损失了2名士兵。如果是简易爆炸装置,可能伤亡更大,但是营地接到的情报表示,仅有几个炸药包被悄悄运到库纳尔,可能是为袭击巡逻队准备的“大礼”。但从数量上看,似乎过于简省;而这精打细算的炸药分量,也说明在前线,简易爆炸装置鲜少派上用场。

苦战多时,就算是不讲究战术的美军、联合国军,也渐渐品出味来。库纳尔这片的地方武装,似乎格外偏爱火箭炮?这与其他地方的武装都不一样。同时,技术高超的狙击手,让战地态势更为复杂,不可捉摸。狙击手是谁?他是如何获得如此精湛的技术培训的?联合国军要如何确定是否铲除了这号人物?毕竟至今都只是被干掉的份,对方还未现真容。

军方高层汉普顿少校表示,第2营独特的战地位置,在狭窄的山口处、纳库尔的深邃山谷中,让他们最为接近隐藏的敌人。这些人的捉摸不透之处在于,他们的类型很杂,大到有意识有行动目的与动机的团体,小到只为“赚1美元”就卖命的各类亡命之徒,还有人数不明的“孤立主义者”。2营的空军技术员菲比·拉扎里迪斯,对这其中的危险性做了如下解说,“当你在战机上往下看,下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危机四伏的地形。就像一个糙汉子的大胡子。”

而隐居山谷之中的孤立主义者们,如果遇上,他们可能是当地武装的同盟者,也可能并不认同当地武装的战斗目标。在经历三月伏击的前几天,第2营的乔·斯诺登上尉,率先冲进了树林密布的乔凯(Chowkay)山谷中,请求山中聚落长老收留并保护他们一段时间,以进行作战会议。第一次会议,被不明身份的战斗机队三面包抄,而斯诺登带着部队,在正面冲突之前开溜了。

第二次会议中,聚落长老表示,他们确实表达了,希望外部战斗者离开乔凯山谷的意愿,但是乔凯的孤立主义者无法强制他们离开,因为他们没有车辆、武器,任何能够支持作战的东西。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乔凯长老对这个山谷并未深入了解,因为那些看似混乱的武装团体、组织、个人,几乎盘踞在库纳尔最为偏僻不为人知的角落,所以四处乱走容易丧命。

乔凯山谷

事情发展到3月底,第1中队克里斯·加斯佩里尼带着2营巡逻队,来到了小镇丹甘,与阿富汗安全局派出的特工见面,以获得一些军事情报,互通有无,增强战场态势感知,虽然更多的是凭借着潜意识对危机的感知求得生存,却不想,获得情报更让人一头雾水。当特工列举出已确定的当地24名狙击手的名字时,加斯佩里尼问,这里面是不是有人用的是德拉贡诺夫。特工非常确信地回答说,不,只有AK-47。

所以,那个德拉贡诺夫狙击手究竟是谁?他在库纳尔的某处深藏功与名,带着一支非常危险的步枪,得到了精湛枪法的训练。为了找到这杆“枪”并把它撕碎,第2营将继续搜寻下去,美国这场参与时间最长的战争,在混乱中从未停止,也无法停止。直至2011年3月28日,美国“陆军网”消息,库纳尔省开始流传关于一个有关“本·中尉”的传奇事迹。

本·中尉,身高10英尺(3米),当他穿过山谷,他控制直升机,炸弹从天而降。即使拥有德拉贡诺夫这样的神射手,当地势力也忍不住将神乎其技的本·中尉收入彀中,然而,这名中尉拒绝倒戈。于是,不论死活,只要擒获本·中尉,当地势力就愿意送出25000美元。按照惯例,10年前的25000刀,更为值钱。

本杰明与敌方首脑的谈话

本·中尉的“真身”,美陆军第·中尉本杰明·A·阿姆斯勒表示,“他们这是害怕我们这个排,在他们的剧本里,这个角色不是我,我代表了它,这是我的附属品”,“本·中尉”。在获得这个赞誉之后,本杰明中尉对敌人也毫不手软,他的排,第327步兵团第2营B排,得到的任务指令强度仍然高居不下。

本杰明回忆道,“首次踏上这片边缘山谷丛林的时候,如果你不扛打,你连山谷都进不去。那既然费尽力气进了山谷,我们就宣布了我们的存在、告诉他们,来的是谁,特别是我这个带头人,我要坚定立场地和他们抗战到底,保卫这里的人民。”进入山谷之后,85%的时间,本杰明的排都在和地方势力进行接触,并不断深入、宣扬“正道的光”。有关悬赏的消息,也来得不一般。

可以说,是这种十分直白、接近“真诚”的作战方式,让本杰明中尉接到了敌方首脑的电话,因为他希望得到任何人的联系,以获得当地更多的信息,只要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沟通。对方在此次通话中提出了条件,“本中尉,您很优秀,我们将给您一次机会。”本杰明的回答是,“有分歧可以讨论,但让我给你们卖命不行。”对此,本杰明的看法是,“这只是他们的策略,他们仍在暗中伺机而动。”再之后,他就听说自己被悬赏了。

本·中尉

本杰明·A·阿姆斯勒中尉,实际身高5英尺9英寸(1.75米),与常人无异;宽肩,面容坚毅、神色锋利。美军当中,这样真实传奇的人物,获得以上声名的时候,刚入伍不到2年,库纳尔省的山谷也是他的首次部署任务,但他在同样传奇般危险的地方,不仅没有退缩,更展现出了“强龙堪压地头蛇”的气势。当传奇的狙击手,对上传奇的本中尉,中东库纳尔似乎也能好起来?由此可见,在2011年左右,美军在中东地区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不像现在。(猫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