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北川縣茨城鄉茨竹村農民劉正富一大早就爬上了海拔二千米高的關竹林滑坡上。這是一座高山,山上竹木茂盛,村民們時常上山挖掘野菜和草藥。劉正富就是去挖草藥的,家裏的牛生病了,挖點草藥回去治牛。

上午十點鐘左右,劉正富來到半坡上挖掘一根草藥,一鋤頭挖下去卻聽到了清脆的響聲。當他小心翼翼把周圍的泥土扒開,將泥土深挖下去一二尺深時,才發現挖到了一個瓷碗。劉正富把挖破的瓷碗取出,又繼續朝泥土中挖去。在挖出瓷碗的地方,他又接連挖出了大量瓷器。

劉正富割來一些青草,把瓷器上的泥巴全部擦拭乾淨,並對瓷器進行清點,發現共有瓷碗、錫壺30多件。這些瓷器和錫器造型精美,花紋別緻,一看就知道是古代的東西。當天中午,劉正富把挖到的瓷器和錫壺用揹簍揹回了家。

回到家後,劉正富挑來一擔水把挖到的瓷器和錫壺放到盆裏去洗,洗乾淨後的瓷器和錫壺露出了本來的面貌。這些器物古樸精美,比市場買的那些土碗好看多了。家裏正好缺喫飯的碗,劉正富於是把這些碗方進櫥櫃,成爲了日常家用的瓷器。

翌日,劉正富又爬上了關竹林滑坡,在昨天挖到瓷器和錫壺的地方,他繼續擴大挖掘範圍,最終在土層深處又挖出了30多件瓷器。瓷器埋在土層深處,最上面一層有一塊青石板,揭開青石板後,瓷器羅列成一排排置於土坑之中。

有了昨天的經驗,劉正富這次很小心,沒有打碎一個瓷器。他割來一把草墊在揹簍底下,又將瓷器一一羅列好放在揹簍裏,隨後將這些瓷器揹回了家裏。劉正富和昨天一樣,挑來水把這些瓷器洗乾淨晾乾,然後放進櫥櫃裏去家用。

幾個月後,縣文物宣傳隊來到村子進行文物普查,有一位專家來到劉家喫飯,當專家端起碗來時,卻發現喫飯的碗很不一般。這隻碗小巧別緻,碗身上花紋精美,且筆畫精湛。專家仔細一瞧,發現碗底上竟然有“大明成化年制”字樣,可見這是一隻明代的青花小碗,於是當即問劉正富此碗的來歷。

劉正富微微一笑,帶專家去櫥櫃一看,結果專家當場傻眼了,只見劉家的櫥櫃裏放滿了明代青花瓷碗,櫥櫃的架子上還堆了一些青花瓷罐。專家對這些瓷器進行了一一清點,結果發現這些瓷器都是出自明代中期,且屬於民窯瓷器中的精品瓷。

專家問劉正富瓷器從哪裏來的?劉正富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專家,專家告訴他這些瓷器屬於文物,必須要上交給國家的,當時挖到瓷器時爲何不上報?劉正富說家裏距離縣城100多里,山高路遠難行,自己又不懂這些瓷器所以就拿回來用了。

專家問這些瓷器還有沒有,劉正富說有幾個大點的罐子和幾個小碗弄丟了,剩下的就是這些了。劉正富說罷,帶着專家找到了昔日挖到瓷器的山坡,專家對山坡土坑進行調查後認定,土坑是一處窖藏,沒有發現古墓。

經過清點,劉正富挖到的瓷器,有明代青花瓷61件,錫酒壺2件,總共63件。至於他說弄丟了的幾個罐子和小碗,已經查不到下落,只得作罷。這些瓷器,以青花山水爲主題,瓷器底部有“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字樣。

瓷器類別,有碗、盤、盆、筆筒和粉盒、罐子等等,瓷器器型是明代青花瓷的典型器型,青花古樸有韻味,盤子上繪有花朵、蟲鳥游魚非常精美,每一件瓷器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瓷器的胎質潔白,胎壁較薄,能夠透光。通過對款識和器物來看,屬於民窯精品。出土的錫壺酒器造型精美,也是難得的珍貴文物。

這些瓷器,應該是明朝末年戰亂中大戶人家匆匆埋入山中的,由於埋藏器物的人後來沒有回來取走瓷器,因此才被留在土中數百年,直到被劉正富挖出來。

最後,專家對劉正富說明了瓷器的重要性,於是勸說他將瓷器上交。作爲補償,文化館會爲他們家送來一套新的瓷器,還另外獎勵50塊錢,頒發榮譽證書一張。劉正富答應了上交文物,這些文物被收走,藏入了當地博物館之中。這些瓷器造型精美,價值連城,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值,不會低於一千萬。

自此,明代青花瓷窖藏的發掘傳奇,落下帷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