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成语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文字也不断更新演变。其中作为文化精髓的成语,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虽然在改变,但大多数都是意义的引申和延展,然而也有一些意义却完全改变,由原来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比如:眉来眼去、大放厥词、闭门造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发生巨大改变的成语。

眉来眼去

1、眉来眼去,出自辛弃疾的《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而辛弃疾化用的是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中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句,所以,这里眉来眼去指的是景色不断变幻,这也是它的本义。但是到了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再出现这个词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眉目传情了。今天它形容男女间的眉目传情或坏人之间不正当的勾搭。

大放厥词

2、大放厥词:出自韩愈的《祭柳子厚文》: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词。这个句子意思是:你宦途中被斥逐,上天除去你的羁绊,你的文章如同美玉制成的玉佩,晶莹剔透,文辞精美,极力铺陈。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大放厥词本义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今天用来指大发议论。

闭门造车

3、闭门造车:出自朱熹《<四书>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本义是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而现在,它已成为“故步自封”的代名词了,意思是关起门来造车。比喻故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或比喻一项工作中规中矩,了无新意。

四平八稳

4、四平八稳:出自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本义是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现在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5、沆瀣一气:出自宋代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本义是指志趣相投的人互相亲近,现在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已经是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狼狈为奸、勾结在一起了。

沆瀣一气

6、大而化之:出自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化,改变,转变。本意是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在用来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粗枝大叶。

7、按部就班:出自晋代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本意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现在多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衣冠禽兽

8、衣冠禽兽: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所以,"衣冠禽兽"本义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发展到现在,这个成语已经成为德败坏的人的代名词,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9、勾心斗角:出自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本义是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现在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勾心斗角

10、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本义是形容人镇静自若、端庄稳重。今天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11、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本义是指大智若愚,非常人所能及,现在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12、弹冠相庆:出自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本意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现在用来形容坏人得意或坏人一起庆幸。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