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迄今为止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给世界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遗体被解剖,手术医生哈维取出了爱因斯坦的大脑,他将部分大脑装在罐中存于密苏里威斯顿他的实验室。眼科医生艾布拉姆斯保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将其保存于银行保管库中。

除此之外,这位天才科学家的遗物还有许多被保留下来,尽管很多是无形的遗产,比如思想实验、洞察力和模式变换理论等。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许多爱因斯坦居住过的住所和工作室也被完整地保护下来。这些的遗迹遗物有助于人们了解爱因斯坦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

1903年——1905年,爱因斯坦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租了一幢房屋的二楼,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神奇1905年”。这一年,他写了四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其中之一确立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另一篇解释了光电效应。

如今,爱因斯坦的伯尔尼的故居早已变成博物馆。楼梯装饰的银河图案被粉刷一新,爱因斯坦从前的起居间布置有图画、资料,以及他在瑞士专利局使用过的办公桌,还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件,都一一保存如初。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他在德国卡普思的故居。这里虽未变成博物馆,但按照爱因斯坦的愿望,这里成为科学家们进行学术研讨的集合点。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技术大学使用过的实验室和他曾经工作过的瑞士专利局原办公室都成为了纪念爱因斯坦的地点。

爱因斯坦在美国故居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他在新泽西州普林斯敦默塞尔街112 号的白色墙板房现在仍为私人住宅,并是拒绝游客和拍照的禁区。爱因斯坦在这里从1936年居住到逝世。这幢房屋一度属于诺贝尔物理学奖(2004年)获得者弗朗克·威尔契克,他与爱因斯坦一样从事高级物理理论研究。该屋后来又归属诺贝尔经济学奖(2007年)获得者埃里克·马丁。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敦研究所主楼的办公室是一间宽大明亮的房间。爱因斯坦去世后,研究所让这里原样保存了很多年。黑板上留下伟人神秘的短语,成堆的稿纸、笔记、书籍,桌上散落着照片、纸张、烟袋、笔和墨水。

研究所之所以要原样保留爱因斯坦的遗迹,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办公室对当代的年轻科学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虽然爱因斯坦去世已多年,但办公室内仍弥漫着科学巨匠的英灵之气,使人有置身圣堂的感觉。

爱因斯坦的好友,著名的科学传记作家阿布拉罕·佩依斯虔诚地称爱因斯坦为“圣灵预言家”。他在《敏锐的上帝》一书中这样描述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像天使一样突然来到人间,他带来有关宇宙新秩序的信息,他是摩西和约书亚的化身,给我们带来天体运动的规则。”

爱因斯坦被众望所归地推崇为伟大的偶像。他的圣洁形象来自两方面:一是无与伦比的科学的成果。二是谦虚正直的人品,在他的眼里达官贵人和流浪汉的尊卑是一样的。由于爱因斯坦的名气实在太大,难免人们对他过度崇敬,达到神化的地步。爱因斯坦的满头银发被认为是上帝赐予的永不磨灭的光环,他的眼睛和大脑也被当作圣物而保留下来。

然而,爱因斯坦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虽然创造了科学奇迹,死后却不想让自己的葬身之地尽受盲目崇拜者的践踏,他不是任何宗教的偶像,而是科学和理性的偶像。

因此,爱因斯坦逝世后,除了他的眼睛和大脑被保留下来,其余部分遗体被火化,骨灰却撒在了一个至今仍未透露的地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