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不悔

01

尽管GDP这个指标饱受诟病,但它依然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最直接的指标,也是有效指标。

正因如此,能够入局万亿GDP俱乐部,仍是很多城市的夙愿。

2019年,佛山顺利晋级万亿GDP之城,同时,佛山2020年也首次跻身新一线城市阵容,双喜临门的佛山,一度占据着城市话题C位。

随着佛山的加入,目前中国GDP突破万亿的城市有18座,包括香港和内地17座城市。

其中内地17座城市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除了这17个城市外,处在腰部的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和西安7个城市,如果没有特殊时期发生,今年有可能同时晋级为万亿GDP之城。

尤其是泉州,去年末距离万亿只差53亿元。

泉州在2020年愿景中,提出:心无旁骛做实业,是泉州迈向万亿GDP的基础。

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只要延续着去年的增速,基本也能实现。济南与合肥在2020年的愿景中,明确提出,将全力以赴跨入万亿俱乐部。

西安努力一把,也是有希望。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然而,特殊时期打乱了一切,让很多城市的增速无法达到规定的预期,万亿GDP之梦,不得不搁浅延后。

02

从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GDP数值和增速来看,泉州、南通、济南基本能够锁定。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先解释一下,上表中武汉并未公布具体数据,只是根据公布的增速,进行了计算得出。

此外,长沙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按照2019年年末的排名,本号照例将其放在了郑州之后。

关于头部城市排名的变化以及武汉重回Top10阵容的分析,本号前几天推送的《大洗牌!武汉回归,重庆上位,南京晋级、天津下沉!》(点击此处可查看)有专门解读,不再赘述。

本号几天主要分析腰部7个准万亿GDP城市。

正如上面所说,泉州今年入局万亿GDP之城是铁定的事,即便其GDP增速只有1%,也足够让他入局的。

2020年前三季度,泉州的同比增速为1.5%,目前全国经济复苏速度正在加快,四季度各城市复苏会更快,全年泉州的GDP增速肯定比1.5%要高。

南通入局的概率也非常大,2019年南通排名内地第23位,2020年前三季度南通已经跻身Top20阵容,位居第19位。

若要顺利完成上述任务,则第四季度需要达到2716亿元以上。

从南通前三季度的GDP总量看,分别是一季度2030.8亿元,二季度2633.6亿元,三季度2619.6,而四季度的环比增速只需达到3.68%,GDP即可达到2716亿元。

难度系数也有,但对于正处在快速复苏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南通四季度的增速应该会更大,应该能入局。

至于济南也没什么的难度。2019年,济南依靠吞并地级市莱芜规模达到了9443亿元,距离万亿之城,只差557亿元。

济南前三季度GDP为7248亿元,距离1万亿差2752亿元。

济南2020年一季度GDP为2027亿元,二季度为2502.66亿元,三季度为2718亿元,四季度要达到2752亿元,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合肥、西安、东莞、福州,愿望要搁浅一年,需等到2021年才能实现万亿梦。

东莞本来今年晋级的概率非常大,奈何特殊时期爆发,让东莞这个对外依存度位居第一的世界工厂遭受重创。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一二季度,全球各国封国封城,很多经济体竖起了贸易壁垒,导致过度依赖外贸的城市受到的冲击更大。

以对外依存度第一的东莞来说,一季度GDP跌幅高达8.8%,高于全国平均跌幅。上半年全国GDP增幅已经回正,但东莞上半年依然处于跌幅,为-1.7%。前三季度东莞的经济增速终于回正,也只有0.2%。

重创之下,东莞的排名下滑了不少,2019年年末位居第19位,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掉出Top20,被后面的济南、合肥、南通、西安超越。

目前,东莞距离万亿还差3107亿元,以目前东莞的增速来看,基本无法实现。

03

福州比东莞差得还多,前三季度福州GDP为6759亿元,距离万亿还差3241亿元,难度系数非常大。

合肥若要实现万亿GDP目标,则合肥需要在第四季度的GDP达到2817.75亿元,有希望,但难度颇大,仍需加倍努力。

至于西安,虽然看似比合肥、福州的概率要大些,但依然够呛。

西安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目前唯一一个GDP没有过万亿的城市。2019年,西安还把好不容易坐上的Top20位置丢了,掉出了内地经济前20强名单。

但今年特殊时期,西安的表现却不俗。

从上面三季度增速的图中可以看到,前三季度西安同比增速高达4.5%,远高于全国0.7%的增幅,处于头部城市第一位。

西安能够领跑热点城市,主要归功于中欧班列。我们知道,一季度,中国港口和空运的数据大幅度下滑,唯独中欧班列逆势增长。

2020年一季度国内的中欧班列共开行1941列,发送货物1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8%。其中,3月中欧班列共开行809列,发送7.3万标箱,创下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箱纪录,同比分别增长30%、36%。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中欧班列则开行了8756列,同比增长46%,共运送货物79.5万标箱,同比增长51%,成为自2011年开行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而西安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增,正好搭上了这趟快车。

西安是今年钦定的五大中欧班列枢纽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成都、重庆、郑州与乌鲁木齐你。

可以看到,西安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经超越了成都和重庆。

2019年,西安在班列的开行数量上,已经完成了“追赶者”“跟跑者”“并跑者”三个角色的转换,与成渝共同形成了国内中欧班列市场的“三足鼎立”关系。

而到了2020年3季度末,西安最终完成超越,其开行量不仅超过了2019年全年总量,达到2176列,而若加上中亚班列,整个西安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数量已经接近3000列,超越了重庆或成都的开行量。

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西安的经济回暖速度非常快,但即便如此,西安今年想要迈上万亿GDP这个台阶,难度很大。

去年年末西安的GDP为9321亿元,增速为7%,即便今年保持7%不变,西安今年迈入万亿也够呛。

如今,西安虽然增速相较于其他城市有很大优势,但同去年相比,仍下滑了不少,迈入万亿GDP的愿望,只有等明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