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美国选举终于产生了结果,虽然特朗普还不肯认输,扬言要打官司,但实际上大势已去,没有可能翻身。不管他承认与否,已经算是尘埃落定了。今天还有朋友私信小珏,既然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拜登不提名特朗普作副总统或者其它高官,算是团结共和党人,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呢?

这种情况在有些国家确实出现过,比如以色列。经常有失败的竞选者给新总统打工,成为他们的副手或者部长。其实,在美国刚刚建国时,也确实是这样的。

美国的开国总统是华盛顿,他的威望太高,连续两次竞选总统,选举人票上都是全票通过,普选票也占有绝对的优势。他的竞选对手亚当斯实际上是一个象征而已,完全没有胜算。华盛顿当了两任总统,也两次提名亚当斯担任副总统。在这个时期,大选失败的竞争者,被定为副总统。

客观来说,第一、二次美国选举具有特殊性。政党还不存在,没有党派大会,没有初选,没有选战,没有选举季。在第三次美国总统选举时,华盛顿挂冠而去,宣布不再担任。在他之后,竞争就激烈了。副总统亚当斯代表联邦党参与竞争,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创立了“民主共和党”并也参与选举。

亚当斯和杰斐逊的资历相当,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结果,在两人的竞争中,亚当斯笑到最后,如愿成为第二任总统。按照当年华盛顿的方式,他的竞争者杰斐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副总统。

这种结构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权力制衡,也能让总统得到监督。然而,它的弊端马上显现出来,那就是美国高层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了扯皮之中。尤其是在《客籍法》和《惩治叛乱法》的问题上,杰斐逊坚决反对。

正副总统是针锋相对的两个党派,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美国的政治家们为此抱怨不已,当时两档龌龊不断,分歧扩大,相互倾轧,造成了许多尴尬的场面。幸亏在那个时候,美国还不强大,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并不多,因此丢脸也只是在国内,还没闹到家门之外。

但是,这没有办法,选举制度如此。每张票上有两个候选人,得票第一的是总统,第二的就是副总统。然而,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接下来美国第四次选举时,两党马上见招拆招,想出了新的方法。

共和党一次性推出两个候选人,分别是杰斐逊和伯尔。而且,为了确保杰斐逊的总统之位,内部还协调少给伯尔一些票数。没有想到的是,在大选结果出来之后,杰斐逊和伯尔的票数竟然都是73票,超过了亚当斯的65票。

这又带来了一个困扰,那到底谁当总统,谁当副总统?就像今年的选举一样,如果特朗普和拜登都是269票,那该怎么办?这一点,当初也有设计,那就由众议院重新投票。而且众议院的票数不按照议席来分配,无论各州人数多寡,地盘大小,都是一州一票。

那么现在美国有50个州,众议院投票25比25怎么办?现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但在第四次美国选举时确实出现了。因为众议院是由落选的联邦党控制,抱着捣乱的心理,总是不配合。当时美国16个州,搞了35轮投票,都是8比8,杰斐逊和伯尔打平。

这就令人焦虑了,最后还是汉密尔顿出马,游说联邦党以大局为重,在第36轮选举中,才让杰斐逊当上了总统。然而,此事还没有结束,它造成了两个悲剧。

一是落选的伯尔当上副总统后,对汉密尔顿怀恨在心,提出决斗并直接开枪打死了汉密尔顿。二是伯尔在任职期间,又闹出了叛国案,被杰斐逊起诉。

所以,从那时候起,美国认为大选不能让落选者当副总统,否则会对政府掣肘。也不能让统一党派的同时竞选,副总统就是总统助手,泾渭分明,这样才不会坐大。

这次美国大选刺激吧,其实这个过程是长期发展来的,小珏介绍给您一本书《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因为小众,印刷数量少,价格降不下来,但最近双11算是比较优惠的折扣。链接奉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