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秋色,最近流行的应该就是红色,虽然树上的红叶还没显露,可地上已经是大片大片的了。

这一团一团的红绣球已经在朋友圈里霸屏了,就像前一阵子的粉黛乱子草,哪家公园要是没种点这个红草草,都不好意思开门了。

这究竟是啥东东呢?其实真的和扫把有关。

它最正常的名字叫地肤草,别名有:地麦、落帚、扫帚苗、孔雀松,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株丛紧密,株形呈卵圆至圆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分枝多而细,具短柔毛,茎基部半木质化。茎分支很多,叶子线状披针形,单叶互生,叶线形或条形。穗状花序,开红褐色小花,花极小,无观赏价值,胞果扁球形。植株为嫩绿,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作扫帚。

这些能做多少扫帚啊,其实现在利用的不多,本来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它在秋天的颜值却如此令人惊艳,所以在各大公园又流行起来了。

开始时候这个植株是嫩绿色的,到了秋季叶色变红。仔细看一看,似乎是从茎部先开始转红的,这个扫帚的原料颜值还是很高的。

11月的冷空气就是它的催红剂,越冷越红,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浓烈。

但也有人喜欢红绿相间的,渐变的色彩更丰富,地肤草比粉黛拍起来方便多了,园里有小径,不会踩踏到花花草草。

上海这个地肤最早似乎是世纪公园先种的,而且也是舶来品,一开始是从日本引进,因为在日本很早就已经种植这种植物用来观赏,如日本茨城县常陆那珂市,常陆那珂海滨公园,就种植有上万亩地肤,可来了上海,也存在了南橘北枳的问题,后来公园结合中国本土的品种,花了几年的时间后才逐见成效。

现在地肤到处有,那究竟去哪里看呢?不差钱不差时间的话,可以去辰山植物园啊、花开海上生态园等等这些规模较大的公园,但最方便的还是世纪公园,就在3号门附近,种着一大片,号称20000平米的观赏地肤,最佳拍摄角度就是

从观景平台俯瞰,朦胧梦幻红色秋景,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娇艳似火的地肤其实可观赏的时间不长,才短短几周,观赏期过了就连根铲除,我曾连着错过两年,美景不等人啊!

欢迎关注紫晶洞,下次再一起逛逛魔都的角角落落。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