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之声

现在的购物节越来越多,但双十一仍然是众多“购物节”中最受人关注的一个。虽说“金钱买不来快乐”,但是买东西的确能让人快乐,不过“买快乐”也跟钱花在什么地方有关。比如把钱花在经历上、花钱当成对自己的奖励、花钱能让自己省时省事、先花钱后享受、给别人花钱,这些方式都会让我们更开心。

研究发现,如果把钱花在跟经历有关的方面,人们会更快乐。一种可能是,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进行比较,而比较让我们变得不快乐。在进行购买决定的时候,“买经历”也比“买物品”更痛快。比如我们可以不带眨眼地花几百块钱吃饭,但是几百块买条裤子可能就要比较半天,选择的过程让我们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更容易被其他选项所影响,总是觉得还有更好的,因此会降低对于购买商品的满意度。人们也会更嫉妒别人买到的东西,总觉得别人买的又好又便宜,自己就都是“买家秀”。而每个人在“经历”之中的体验冷暖自知、相对独特,因此“买经历”不那么容易“比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东西会让人快乐,但这种快乐经常“撑不过三秒”。我们会很快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失去兴趣、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再美好的明月光也可能变成再平凡不过的白米饭。但是对于一段经历来说,却成为了记忆中的闪光点,每每回想起来,总会让人回味。丰富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回忆。一次艰难的徒步旅行,过程可能会历经波折,看起来似乎并无享受,但在事后回想起来,却往往会被看作自己完成了一次难得的挑战,会转化为具有积极意义的记忆。

“经历”往往是我们更他人共有的,比如跟朋友一起吃饭、跟家人一起旅行,即便是我们一个人的经历,也可能在过程中遇见新的人、结交新的朋友,比如在青年旅社遇见志同道合的旅游、在演唱会跟其他歌迷大声喝彩。经历能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和他人的社会联结,而共同的经历也会让人们感觉更为亲切。有研究就发现,比起没有买到心仪的物品,人们对于没跟朋友一起去渴望已久的音乐会更后悔。另外,谈论经历也远比谈论买了什么东西,更能引发话题:人们不愿意听你又买了什么包,但可能对于旅行经历充满兴趣。

不过有的时候,“物质”也不完全脱离“精神”,我们买的物品也可以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在一项实验中,当人们把买到的东西当成一种经历的时候(比如把买唱片当成欣赏音乐),他们对于买的内容更加满意。我们购买的“经历”往往可以满足我们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去听一场音乐会、去看一个画展,都是满足审美需求;学习一门语言或者完成一项作品,则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每次经历中的点滴都可以看作我们在不断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使我们不断地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我成就。因为这些需求层次更高、也更加难以满足,因此我们会觉得“物超所值”。

另一方面,经历也会成为我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基础,经历塑造了人们本身。有人就可能因为一次旅行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甚至人生轨迹。反之,身份认同也可能会让购买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变成“身份的正名”。比如有人认同自己是“粉丝”,那么为偶像应援、买代言就不单是一种“物质购买”、而是为所谓的“偶像面子”甚至“饭团荣誉”买单,这时候的购买就不再是理性的商品购买行为,而是遵从于群体极化、容易被煽动的“群体行为”了。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