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关系中,最难以处理的莫过于血缘关系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与姐妹之间,名为家人,却不一定有着家人该有的待遇。

李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李婆婆在年轻的时候,跟丈夫一起在外做生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后来因为丈夫身体不好,两人便回了家乡,为了生活,李婆婆在镇上租了一个店铺做起卖水果的生意。

几年下来丈夫看病的钱几乎花光了前些年的储蓄,好在李婆婆经营的水果摊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太过拮据。

李婆婆有两个儿子。对于两个儿子,李婆婆是从来都舍不得亏待的,无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李婆婆都会将他们送到当地教学质量最好的私立学校,每个月都会给足生活费,偶尔还会给他们送一些零食水果到学校。

两个儿子学业有成,在大学毕业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县城里工作。

没过几年,大儿子准备成家了,李婆婆拿出一半的积蓄帮儿子付了房子的首付,大儿媳妇因为不喜欢跟婆婆一起住,也没有主动提出跟李婆婆一起住的建议,李婆婆和丈夫也很识趣,没有拿这件事打扰他们。

两年后小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双方家长见面,然而女方家庭在谈彩礼的时候,除了要求男方有房,还必须要有车。

李婆婆这下愁起来了,并非自己不愿意拿出积蓄,而是因为实在是凑不够钱,想来想去,李婆婆决定让小儿子跟女方家庭再商量一下,可小儿子很明确地表示自己非娶这个媳妇不可,又将问题重新抛给了李婆婆。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小儿子便建议李婆婆将水果店转租给别人,将租金拿回来。面对这个建议,李婆婆犹豫不决,自己在水果店里也住了十多年,早已有了感情。

小儿子劝她放宽心转租给别人,等他结婚后让他们老两口都搬到他家住就行了,享享清福就好,不用卖水果那么累了。

有了小儿子的保证,李婆婆很快就将铺子转了出去,再加上剩下的积蓄,给儿子买了一辆车和交了房子的首付。

然而,这个行为引起了大儿媳妇的不满,她觉得李婆婆偏心,没有给他们家买车,但此时的李婆婆并不知道大儿媳妇暗地里对她不满。

小儿子结婚后,就在李婆婆以为搬进去跟小儿子一起住的时候,却被小儿子制止了,他委婉地说:“妈,我跟小慧才结婚,现在我给您二老租个单间先住着怎么样?”

那一刻,李婆婆觉得无比心寒,儿子字里行间说的意思她怎么会听不出来,说到底就是不想跟他们老两口住!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给儿子买房买车,最后儿子竟让自己出去租房住。

因为水果铺已经被转让出去了,无奈之下,李婆婆只能找大儿子,可还没提出的时候就被大儿媳妇拒绝了,用大儿媳妇的话说,李婆婆既然偏心于小儿子,小儿子就必须要养他们。

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儿子和儿媳的冷漠对待,看着现在这样的情况,李婆婆觉得无比后悔,她为了让儿子们得到幸福,奋斗了大半辈子,房子车子都给他们买上了,最后却连让她依靠的机会都没有。

李婆婆的遭遇提醒了无数父母们:人也许该活得自私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如此,才能让自己成为最坚固的依靠。依靠谁都不如依靠自己更可靠,因为相对于他人来说,只有自己最不可能背叛自己。

学会对自己好一点,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绝大多数的人在顾及到他人利益之前总会先顾及到自己的,除非是那种爱他人胜过于爱自己的人。

记得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讲述的是这么一件事:儿子因为父亲没有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一怒之下,竟拿刀追砍父亲,直到父亲倒在血泊中,当场身亡。

看到这则新闻时,心中对儿子的行为是无比愤怒的,可细想,儿子如今的行为跟父母的教育又离不开关系。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而教育这件事情往往难以一时掌控得了,教育过了,孩子难免会心中有怨言,教育少了,孩子又难以成才。所以说,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件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事情,不断学习,不断改正。

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可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一辈子只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生活,最后的结果未必能如我们所愿。

事实上,为人父母,很有必要多为自己着想一下,这不仅是对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的晚年生活的负责,还是减轻孩子将来的负担的一种表现。

想起在在读书的时候,我家父母曾经问过我,将来是否会养他们?但尚未等我回答,他们就一脸炫耀地告诉我,即使我不养他们,他们也有经济来源。后来才知道,他们其实每年都会交一笔养老保险,这笔保险金等到了规定的年龄便会返还回去。

在前些年里,家里的生活算不上好,甚至还有点拮据,但在那样的条件下,父母依旧坚持为自己的未来买保险,说实话,听起来有点自私,可这样的自私又有什么错呢!更何况,父母多为自己着想,从长远来看,也是在替孩子减轻负担。

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定,但靠自己给自己营造幸福的生活,总比靠别人更可靠。所以说,做人,要学会爱自己,学会依靠自己。

我是阿亚,暖心情感写作者,这一生能与你相遇,何其有幸!点个关注,我们一起长知识吧!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