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那些被评为贫困户的村民,全都是真正贫困的人吗?我想这个问题大家最有发言权!那么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有一定的评定标准,但我觉得真正认定贫困户其实还是很难的。谁都不敢说自己村里建档立卡的那些贫困户就是村里真正贫困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必过于纠结,倘若没评上贫困户就靠自己努力,毕竟靠补贴是难以致富的。

说起农村的贫困户,我想很多人都有话要说,大部分的人也只是在私底下议论一番,其实村委会对贫困户的评定工作也是很犯愁的,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且会有人到村委会闹事,所以,公平、公正、合理地去安排村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一直是我们需要完善和追求的一种贫困户界定标准。

农村贫困户其实是国家在扶贫攻坚任务中,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村民,让他们尽快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而实行的一种助民政策,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的弊端,让不少人都心存疑虑!

农民对贫困户是怎么认识的呢?

记得以前争当万元户的时候,很多人都以贫困户为耻,一旦被评上贫困户的标签,会引起很多人的歧视或者说是看不起。但你看看现在的局面,有些人反而以争当贫困户为荣,农村的“贫困户”却成为一些人的争抢对象,他们认为是国家白给的补贴和补助,不要白不要,为什么别人可以不劳而获而自己却不可以?

现在很多人认为当上贫困户可以捞取福利,可以“天上掉馅饼”,很多人将国家实行的“贫困户”助农政策给曲解了含义!曾经一个表姐问我去不去办理贫困户,我心想她家那么有钱还去建档立卡当贫困户?因为我不去她反而说我死要面子活受罪,她告诉我一旦被评上不仅每年有一定的补贴,而且自己的子女上学都一直有优惠政策!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去办理的,反正现在是我们村的贫困户行列中。

其实在农村这样的事例并不少,有些人虽说干的活很累,但在外面的矿上打工也可以达到最少月薪五千,甚至有的在县城有房、名下有车过得很富裕的人都可以成为贫困户,当然这会引起一些真正贫困的村民的反感与抱怨!

尤其是那些本身家庭条件不错却评上贫困户的村民,我想他们对于贫困户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让他主动放弃评选机会让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好像很难,明摆着那些福利谁不想去捞一下。当然还有一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人家反而不去评什么贫困户,完全靠自己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古人云:救急不救穷。真有困难,该帮就帮,不思进取的人也很难致富。

当然,现在国家对于贫困户的评选问题上也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旨在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评定空间,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优抚,然而总是会有一些贪小便宜的人去“钻空子”,那些人对这个政策在认识上有偏差,真当到了大家对于贫困户评选都相互谦让的地步,我想农村的情况也就更好了。

对于农村贫困户,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

我们要了解贫困户的概念,我们要熟悉国家为什么要设立贫困户,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一些什么是贫困户?

其实,在贫困户的评选上体现着一些人的素质,有些时候面对诱惑我们需要自觉,要有一定的底线!那些有车、有房、过得相当富裕的人成为贫困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让他们放弃自己贫困户的机会,让给一些比他过得差的人,我想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农村贫困户很难认定,贫困户脱贫也很不好办。

我国在三农方面其实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支持和思想鼓励,因为我们要振兴农村,要走向新时代,如果有时候我们不自觉的话会给新农村建设工作添加麻烦,所以,振兴乡村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因为靠补贴补贴终究不能解决你的长久问题。

目前,在农村的贫困户中仍然存在着关系户、钻空子等现象,今后对于农村贫困户的评选监管一定会越来越严格,但最主要还是要靠所有人的自觉,否则再有严格的评定标准,我觉得也很难执行。

所以,我认为有很多人的思想需要提高,应该多组织一些相关的培训学习机会,让一些人的整体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因为精神扶贫才是最重要的吗。在困难的时候,国家可能会给予帮助让你度过一定的难关,然而久而久之靠补贴生活终究不行,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正所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农民如何看待贫困户?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重新认识贫困户?各位对于农村的贫困户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