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就这么说了,《演员请就位2》这档节目,压根就不配拥有李成儒这样点评嘉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到现在,大家基本都反应过来了,这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拼演技的舞台,这节目本身就是某鹅为了捧一些新人而举办的观众见面会。

在看这个节目之前,什么晏紫东、陈宥维、何昶希等,除了饭圈粉丝之外,普罗大众有几个人听说过他们的?个人感觉,这节目很有可能是某鹅想转做艺人经济,通过举办节目让它旗下的那些小鱼小虾和观众混个脸熟而已。毕竟流量经济的时代,这些要演技没演技,要唱功没唱功的所谓小鲜肉,凭着外表和人设就可以让经纪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某鹅作为一个综合实力在国内堪称数一数二的传媒平台,在收购了堪称网络作家梦工厂的起点中文网后,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版权,想要打造影视剧捧红旗下的小鲜肉们,实在是再好也没有了。但是如果直接就让这些小鲜肉参演IP巨制,翻车的风险会很高,难免太草率了些,于是就有了《演员请就位2》这档节目。

但是小鲜肉们虽然长得好看,饭圈粉丝力量也很强大,可毕竟没有大众缘,于是节目组自然就想到了以老带新的套路。用老流量和话题,来激活这些新生流量,于是胡杏儿、马苏、黄奕、唐一菲、温峥嵘等老演员都被请进组,曹骏、王莎莎、李智楠等曾经红极一时但现在已经过气的演员,也被请进组。四个导演往台上一坐,似乎太整齐划一,需要一个旁观者点评,于是李成儒也被请进组。

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干,刚开始效果确实很好,有争议有冲突,导演们的点评也很犀利。尔冬升毫不留情骂哭演员,赵薇直戳戳拆穿演员的小心机,陈凯歌发挥自己的专业对演员谆谆教诲,郭敬明也一本正经的做了一些不错的点评。至于嘉宾李成儒,则更是堪称节目组的耿直担当,言辞犀利,金句频频,和郭敬明的battle也很精彩。

一切似乎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观众们看了两期后,却逐渐觉得味儿不对了。主持人竟然公然在台上站队diss李成儒,陈凯歌竟然在台上公然阴阳怪气的损李成儒,尔冬升则似乎故意把祸水往李成儒身上引。几轮下来之后,大家发现,爱说真话的李成儒话风突变,经常说一些片儿汤话,诸如“很好”、“挺好的”、“大家很辛苦”、“相当不错的表演”等等。

而等到淘汰赛开始后,大家很惊讶的发现,留下来的24个演员中,老演员的数量已然是屈指可数,像郭敬明的战队更是全员新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其实无非是节目越往后做,就越不能对新人演员们进行专业点评和批评了,因为本来就演技烂,再经专业人士一顿猛批,这些新人演员还怎么捧得起来?

所以李成儒被节目组某些素质低下的烂片导演和无底线主持一次次当枪使或者羞辱,其实是必然事件,而观众们则越往后看,越觉得李成儒像个工具人。

也只有在离开了节目组之后,被逼成工具人的李成儒才能再次心直口快说一些大实话。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虽然也有钱(传闻几亿身家)有作品也有实力,但是他的钱并没有形成娱乐圈资源,而他的实力也没有达到李雪健、陈宝国、陈道明等人的档次,作品也多是配角为主没有那么脍炙人口。

当然了,像李雪健、陈宝国、陈道明这样的殿堂级演员,节目组也请不来。所以节目组只能动用资源,或人情裹挟(杨志刚)、或“诚意邀请”(李成儒)、或以利相诱(黄奕、马苏等)。总之,把一切光明或者不那么光明的手段,通通用出来,总之目的就是搭台唱戏,捧新人演员们。

所以啊!在这里真心希望李成儒这样的实力派老艺人们,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别再跑到这种乌泱泱的场合遭罪了。以他们的专业水准,找几个好剧多演几个经典角色是多好的事,如果觉得不爱折腾了,不说去法国广场喂鸽子,自己多斗斗蛐蛐、玩玩鸟之类的,也挺好。毕竟,就《演员请就位2》这个水准的节目,真的不配拥有李成儒这样的点评嘉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