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手里有大量闲钱的时候,最安全的管理办法,就是存入银行。因为银行是一个收到银保监会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所以银行内的几乎所有业务都有很高的安全性。当然,这个安全指的是银行不可能私吞财产,并不是指对其的资金投入没有任何风险。

实际上,任何对资金的操作,都算作资产管理,而如果投入金融机构,就是理财。所有的理财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但是也有例外,因为我国有《存款保险条例》,所以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存款人的存款金额就可以得到全额的安全保障,可以说是零风险。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存款金额却是无法收到存款保险的保障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出50万的部分不在保障范围内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它所规定的保障额度是50万。这个数据其实是根据国家相关统计出来的。50万的额度,几乎可以覆盖我国居民存款账户大概97%以上的账户金额,也就是说,是给全民最基础的资金安全保障。一旦银行破产,存款人的50万以内金额可以得到全部偿付。但是,超过50万的部分,则必须等到银行进行清算之后,然后再行赔付。因此50万意外的资产损失,不能保障百分百得到赔偿。

2、公司账户与个人账户不同

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存款财产安全,所以,它针对的,是居民的个人存款,也就是个人名义的账户下的财产收到保护。但是,如果账户是属于公司账户,账户的户主是法人单位,那么,它就不在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内了。公司或者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投资风险,都必须由公司自己承担起来。

3、存款属于理财性质的不予保障

即便是个人自己账户里的资产,也有可能不受存款保险的保障。因为存款保险只会保障个人在同一间银行存入的一般性存款。在银行的所有可选项目中,像活期储蓄、定期存款还有大额存单这几种,就是属于一般性存款,可以受到保障。但是,如果客户的资产,是用于购买银行销售的其他类别的理财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或者其他存款理财产品,那么,这些理财性质的产品所拥有的风险,都必须由客户自己承担,如果遭遇亏损,银行或者任何第三方都不会对其进行赔偿。

4、投入除银行外的其他理财机构的存款不予保障

同样的道理,存款保险条例,它保障的是客户存入银行个人账户的一般性存款。只有在银行的存款,才是保障范围内。如果,投资人是选择的信贷机构,或者保险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的资金管理,不论他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在50万以内,都不会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

总结

总的来说,个人存款,只要是存入正规银行,并且属于一般性存款,额度在50万以内的,是可以受到保险条例的保障的。除此之外,如果金额超过50万,或者所投资金用于其他理财,或是其他理财机构,则不受任何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