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1月5日本周四,蚂蚁金服将正式在上海科创板和香港同时上市交易,首次募资额高达354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一举成为全球最大IPO。

全球最大IPO,超额认购达870倍,暗盘暴涨50%……蚂蚁IPO的火爆势头震惊外国投资者。

11月5日本周四,蚂蚁金服将正式在上海科创板和香港同时上市交易,首次募资额高达354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一举成为全球最大IPO。

上海科创板市场 ,散户投资者对蚂蚁集团股票的申购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9.05万亿元,比该股票的发行量高出870倍。

截至上周五收盘, 香港市场 上有155万散户投资者(相当于香港人口的五分之一)发起了申购,申购额达1.3万亿港元,高出发行量394倍。申购如此激烈,以至于香港一家券商不得不短暂关闭交易服务。

香港的大众投资者大声疾呼要买入这只IPO,并押注蚂蚁下周四上市后股价会飙升。机构投资者也信心倍增,认为该股绝不会下跌。

在暗盘市场,机构投资者正在以50%的溢价购买蚂蚁股票 。周一,机构投资者之间就蚂蚁的暗盘交易录得3宗成交,成交价分别为108港元、115港元及120港元,较招股价80港元,升35%、43.75%及50%。

“这已经是有史以来定价最高的IPO了,居然还能在暗盘市场存在巨大溢 价” ,新加坡Global CIO Office的首席执行官Gary Dugan表示:“这是极不寻常的,亚洲市场与美国严重脱钩。”

IPO超高估值依据是什么?

之前,蚂蚁宣布更名,从蚂蚁金服变更为蚂蚁科技。据工商信息,7月13日,公司主体名称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经营范围不再包含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金融类业务,取而代之的是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业务。

很明显,更名后的蚂蚁科技已不再局限于消费者的电子支付服务,而是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

从 业务范围来看,蚂蚁集团已形成支付、理财、微贷、保险、征信、技术输出为主的六大业务板块,除此之外在投融资、信用、科技输出等领域均可看到蚂蚁科技的影子。

同时,蚂蚁科技经过多年的发展,并依托于支付宝这一国民支付APP和阿里生态的丰富场景,通过支付、数字金融和科技这三大业务板块,走通了从客户引流到商业变现的盈利模式,轻松实现业务引流与数据沉淀。

而数字金融和科技则是“变现”的关键两环,以前蚂蚁自己做,走的是重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之路,将几乎所有金融牌照纳入怀中,同时资本占用与风险敞口都在体系内不断放大。但在监管趋严和严控杠杆之后,蚂蚁从2017年开始走向开放平台之路,将客户与场景输出给合作金融机构,同时借此实现不承担风险敞口,不占用资本的轻资产增长之路。

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8年,蚂蚁分别完成A轮(约18.5亿美元 )、 B轮(约45亿美元)和C轮(约140亿美元)的融资,而且三轮融资后,蚂蚁估值已在万亿量级。根据资料,蚂蚁在2018年6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估值水平约为1500亿美元。

谁在监管蚂蚁?

监管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客观而言,任何一家被捧上神坛的公司,背后都有许多复杂的因素。细追蚂 蚁发家史,可以发现其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监管套利”的风口。如移动支付、没有限制T+0规模的货币基金、没有限制杠杆的现金贷和消费金融等。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蚂蚁抓住政策红利期上市的窗口期很明显已经错过,但转型为科技公司的高估值似乎弥补了这一损失。不过,在如此高估值的影响下,这究竟是福还是祸,目前也是个未知数。

文/张雁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