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陝西消息:11月9日,“十四運”和殘特奧會媒體採風活動在西安啓動。11月9日至12日,由中省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分別走進西安、渭南、延安和安康等地,聆聽三秦大地上下一心、爲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持續推進全運惠民工程、乘體育之風助力陝西追趕超越的絲路當代故事。

採訪團一行在“十四運”主體育場前合影 攝影 張晉瑞

古有張騫鑿空,以絲綢爲引,連接中西。隨着當前“一帶一路”宏偉藍圖的徐徐展開,西安作爲絲路起點城市,逐漸成爲世界瞭望中國的重要窗口。疫情之下,“十四運”場館建設中如何選擇國際物流通道成爲新的挑戰。然而,中歐班列“長安號”及時發揮現代版“絲綢之路”的積極作用,爲保障“十四運”場館建設開闢了一條國際物流高速通道。

2020年度開行第3000列中歐班列“西安” 供圖 西安國際港務區

“3月底,用於十四運會主場館的意大利盟多跑道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及時運回,爲全運會主場館高品質、高質量按期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西安奧體中心項目副總經理易剛感慨道。看似簡單的運輸背後有着這樣一組數據:橡膠跑道共8個集裝箱(40英尺),於2月下旬,陸續從意大利阿爾巴鎮啓程,通過公路運抵米蘭,再從米蘭搭乘火車運抵德國杜伊斯堡,在杜伊斯堡分4批搭乘“長安號”歐洲回程班列抵達西安,全程運輸時間20天左右,相較於海鐵聯運方式節約了近一個月。

西安港忙碌的場景 供圖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

辦好一次會,興旺一座城。中歐班列“長安號”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加碼助力“十四運”場館建設,“十四運”更是爲“長安號”所在地西安國際港務區帶來了新發展契機。西安國際港務區自成立以來,聚焦陸港核心功能,苦練內功。隨着中歐班列“長安號”不斷提速、擴線,該區已成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2019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133列。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截至2020年10月18日,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已經突破3000列,往返重箱率更是達到了100%。疫情之下,中歐班列“長安號”除了擁有“黃金通道”的頭銜之外,又多了一個“生命通道”的美譽。

立足對外經貿,依託“西安港”的便利條件,一心謀發展的西安國際港務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徑。此外,西安國際港務區還將主動承擔國際人文交流的重要任務。乘着“十四運”的東風,西安東部新中心的“大寫意”上仍在不斷“落筆”——“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繫列公建項目——文化交流中心(長安樂)和城市展示中心(長安雲)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建設,“三橋兩隧”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未來的西安國際港務區不但高樓林立,文體、教育、醫療等配套也將一應俱全。“十四運”爲西安國際港務區補齊民生短板等方面帶來了一次高標準提速。

十四運會“一場兩館”周圍各配套項目正緊鑼密鼓建設中 供圖 “十四運”組委會新聞宣傳部

立於形似“石榴花”的十四運會主場館前,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禕說:“這裏將成爲我們西安國際港務區的綠色軸線。”楊禕所言綠色軸線寬達160米,其兩側將合理佈局沙排、攀巖、小輪車、網球等項目場館以及十幾個酒店等集羣項目,綠色的軸線將全面對外展示西安東部新城形象,將新城市發展理念貫穿始終。

以體育之名,陝西正全力推進全運惠民工程,大力發展體育產業,通過籌辦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雙料”盛會,統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讓社會經濟和文化旅遊得到長足發展,同時讓城鄉羣衆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數有效提升。服務十四運會的53個場館及設施,是三秦大地上的53個地標,更是陝西遞給世界的“全運名片”。

夜幕下大唐不夜城燈火通明 供圖 “十四運”組委會新聞宣傳部

“十四運”腳步漸近,體育之光照進絲路,陝西正借力騰飛。(文 趙浚喆 編輯 王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