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在61岁剃发出家,我想到了李叔同。同样优秀人,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呢?可能佛教的吸引力确实太大了,也可能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皈依。

黄仁宇老师说,李贽代表了全国文人的良心。我还没有往下看,他就写出了这么大一个词,也许我该认真的看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不要脱离真实

每个人是否应该公开自己的私心,以免口是心非?这是李贽在当官时的想法,他足够诚实,不愿意去扯绝私欲、为国为民这样的大旗。

他不像海瑞认为,俸禄之外的一分一毫都是贪污。认为当官就是为了名利,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

看到这样矛盾的人,好像就看到了自己。有很多矛盾,尤其是在这个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真相简单,但解释复杂。

想要逃离,确实很简单容易。你只要沉浸在影视、小说、动漫、游戏中,完全可以忽略现实遇到的各种问题。

沉浸其中,享受快乐,当然可以,但不要脱离真实,否则即使生活在人潮拥挤的大都市,也会感觉像生活在荒原,就像我。

优秀的人

书中描述,李贽有一次归家,当时倭寇入侵。作为家族最优秀的人,当了官,就需要为家族所有的人,寻找饮食。

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关闭着的社会”。职业大部分都是传承,能突破阶层限制的只有当官。

这种阶层的跃升,很难在一个人或者是一代人之间实现,他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作为农民,需要自己辛勤劳作,勤俭节约,要积累每一分钱。取得自己田地的所有权,同时获得他人田地对自己的抵押权,并且不断增加。

这个过程通常要好几代人的时间,然后这就有了让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累代的付出,荣誉的获得者,只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付出的基础却是整个家族。因此荣誉的获得者必须对家族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和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

当一个读书人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不能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利益完全漠视。何况这种帮助不是无偿的,你也不确定以后的子孙会不会需要对方的帮忙。

但这个时候的李贽,一方面几经生活的波折,七个子女死了六个,自己当官一直在下层徘徊,微薄的俸禄未必能够糊口。

他也在研究佛家和道家,并且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不是就是为了读书、当官、买田,并且渴望摆脱这种集体观念。

其实这种集体观念到现在依然有留存。我是什么时候感觉到这个事情的呢?是我看到的,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个案。

一个女孩她特别害怕,自己出人头地,不愿意努力。一旦她做的足够好,家庭所有的负担就会压在她身上,父母的赡养,兄弟姐妹的照顾,甚至侄子侄女,因为她优秀,她做得足够好。

所以她就让自己维持一种糟糕的状态,深受其苦又不得解脱。陷在那个困境,自己走不出来,又没有人能拉她一把。

我这时才明白,自己家族里做得最好的姑姑,为什么会不待见其他人?为什么会跟很多人闹崩?在那一个瞬间,我突然理解她了。

李贽的募捐

言归正传,回到李贽。家族家族对他的压迫,主要因为有实际的利益。是他的兄弟侄子辈的,目的是买地、建立宗祠或干预地方诉讼。

尽管他不愿意,但家族仍然指定了他的一个侄子,作为他的继承人。他到死都在不停的和族人做抗争。

但李贽有个特长很厉害,他募捐的能力特别棒。他一个人募捐养活一个寺院40多口人,他创建这个寺院之前,俸禄微薄,基本上都穷着。之后,基本上就没有穷困过。

会当官是名人、学者,不一定理财能力过关。就像他的一些朋友,当官了也会吃不起饭啊。当然这不是我重点关心的,我关心的是赞助。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赞助他?一方面是,他是一个名人,思想家,哲学家,有声望,大家愿意赞助他,他有料。

另一方面是,对方有需求。高级官员受的教育是为大众服务,比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

但实际工作中,第一个要喂的就是自己的私利,前面说到的精神都是海市蜃楼,跑到九霄云外了。这其中的落差和不安,需要在精神上找一个寄托。

这种矛盾的内心需要排解。李贽就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他讲学,然后以化缘和尚的姿态,得到赞助,就不用为经济问题烦恼了。

一个人的成功,大概率就是解决了某个需要或者是某些人面对的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并且这种解决方案是切实可行,能够帮助对方改善状态的。

矛盾

接下来是李贽和耿向定的辩论。李贽辞官之后,去到了耿定向家当门客兼教师,还有个弟弟叫耿定理。

耿定理是一个非常聪慧的人,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他认为儒家描绘的状态之所以和现实不合适,因为描述的是理想化的状态。所以他没有应考,没有当官。

这里读书人的私人利益和公众道德之间,是矛盾的。李贽渴望用作品让二者融合。他和耿定向之间有很多辩论。

在辩论中他指责对方说,你做的事情所有都是为自己的谋划,而没有一丝为别人的谋划;而我就会为了东家的柴米操心,为了西家的寒冷操心。

但同时他又很矛盾,他会抨击指责别人,但又不得不依靠这些人的救济生活。当然在那个时代,这种言行不一致是普遍现象。

李贽对仕途彻底绝望,于是辞官写作,舞文弄墨,但是写来写去,总是少不了那些官僚政治中的事,难免招致杀身之祸。他是怎么招祸的,招了什么祸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谢谢你的欣赏,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