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正熱鬧着,網購一片喜氣洋洋。而支撐電商運轉的快遞業,卻瀰漫着焦慮氣息。

"根本派不完",一位快遞員告訴zaker新聞,近期,自己每天只有3小時的休息時間。國家郵政局公佈,今年"雙11"期間,預計日均快遞業務量達4.9億,約爲日常兩倍。

有消費者開始擔心起自己血拼的"戰利品"能否順利到手。

這重顧慮並非多餘。

連日來,多地出現大量包裹無人派送,快遞網點停擺的傳聞沸沸揚揚,微博上"快遞罷工"的話題頻上熱搜。

圓通、中通、百世等公司相繼予以否認,相關爭議卻未平息。據多家媒體報道,異常網點主要涵蓋通達系公司,多因欠薪導致快遞員罷工。

單量越來越多,快遞員越來越忙,錢卻越來越難掙?

愈演愈烈的壓價競爭,讓行業深陷泥淖。上述混亂局面,只是通達系所面臨問題的冰山一角。

誰動了通達系的奶酪

"極兔正在發起傾銷,我們準備應戰。"一位通達系加盟商表示。

10月19日,韻達在官網全面公開全國禁止代理極兔業務通知書。此前,申通與圓通速遞也在總部方面明確表示禁止代理極兔。

這隻因遭圍剿引來關注的"兔子",並非快遞業的新闖入者,且頗具經驗。

極兔於2015年在印尼成立,兩年內成爲東南亞市場單量第二名,去年9月開始佈局中國市場。其背後是國人背景,創始人李傑曾爲OPPO印尼公司創始人。

極兔被稱爲快遞界的拼多多,在"通達系"被阿里入股,京東自建物流網絡的市場環境裏,拼多多確實也是極兔主要的業務來源之一。

瞄準下沉市場,依靠超低單價、蹭網環境裏,拼多多確實也是極兔主要的業務來源之一。等手段,極兔短短半年就在國內擁有了傳統快遞公司十年的業務量。這動了通達系的奶酪。

今年3月,極兔正式向外發聲正式起網。8月份日突破500萬單,目前日單量已達800萬單;今年雙11將力保1000萬票,衝擊1500萬票。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這隻"兔子"大有勢如破竹的架勢。

覬覦下沉市場這塊奶酪的,不止新入局者,還有頭部快遞企業。

今年上半年,主打低價物流的京東衆郵、順豐豐網先後推出,通過加盟的方式在全國迅速起網。而這些實力雄厚的頭部企業,已經有流量和資源網絡作爲支撐,且有充足的資金供應,自然會迅速贏得加盟商的信任。

兩端齊頭並進,蠶食着電商件的增量空間,通達系腹背受敵。

價格戰掀起"一地雞毛"

疫情增加了人們對快遞的需要。今年以來,幾家快遞公司爲搶佔市場,一再突破底價競爭,致使價格戰愈演愈烈。

A股上市快遞公司8月經營簡報顯示,雖然業務量穩步增長,但各家快遞單票價格同比均下降兩至三成。

申通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11元,同比下滑23.55%;圓通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11元,同比降22.57%;韻達快遞服務單票收入爲2.12元,同比下滑33.75%;向來高單票價的順豐也同比下滑20.97%,快遞單票收入爲17.11元。

"雙11"在即,價格戰的漩渦再度擴大。

傳導至基層網點和快遞員層面,便出現"一地雞毛"的混亂局面。

"人手不夠,單派不完,延誤罰款,沒人願做,就是惡性循環。"一位通達系快遞員描述自己的切身困境,他用"噩夢"形容即將到來的購物節。

"如果當天派不完,次日送就沒有錢,再隔一天送就要罰錢。"成倍付出的辛苦不說,罰款變成更爲常見的事。

不斷下調的派件費用,也擠壓着基層的利潤空間。有快遞員表示,近期,他所在的網點派件費已降至每件0.4元,扣除話費後,一單隻能賺0.25元

用最近流行的熱詞"內卷"形容快遞行業的現狀,再貼切不過。

以至於,一場"跑路潮"正悄然上演——

5月,上海一申通網點負責人突然失聯。6月,湖北永州地區韻達加盟商暫停運營。10月,湖南長沙韻達某網點因拖欠薪資開始罷工。11月,西安中通某派送站點停止運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今年下半年以來,因快遞罷工延遲配送的投訴共有90餘條,品牌涉及"四通一達"和EMS等。

無賺就跑等運行難題

價格戰波及整個行業,但從公開報道來看,陷入停擺的網點多爲通達系。這當中的原因何在?

相較於自建供應鏈平臺、重資產模式的京東順豐,通達系沒有明顯的"硬件"優勢。在激烈競爭中,前者自然站得更穩。

通達系主要採取的加盟代理模式,其本身也存在着弊端:一方面,加盟商和代理商本身抗風險能力小;另一方面,總部和加盟商雙方利益不一致,出現問題互相推責,對於後者來說——我有賺就賺、無賺就跑。

這是通達系運行的難題。

在市場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系統不會有顯性問題。但是一旦市場形勢急轉,或有鯰魚出現攪動市場,維繫加盟商和代理商的資金鍊條喫緊,問題就會凸顯,且會陷入惡性循環。

長期以來,通達系沿襲的管理模式,同樣限制着自身發展。

"四通一達"的實際操控人多出身於浙江桐廬的快遞幫。他們之間,有的是夫妻,有的是親戚,有的是同學。早前,申通曾引入職業經理人,進行高層"換血",但"去家族化"的嘗試並不徹底。

當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這種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容易讓企業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出現高層領導權責不明、任人唯親等現象。顯然,這增加了公司整體管理的難度。

企業自身能力的不足,必然成爲競爭中的根本桎梏。

是時候來場正向變革了

技術含量不夠,拼不過服務,只能拼價格。但這畢究不是長久之計。

"現在正是矛盾集中爆發的時段",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預計,未來8至10個月,行業價格戰將迎來臨界點。

在價格戰結束之前,罷工、跑路等情況還將繼續發生。與此同時,價格戰帶來的網點波動、人員流失、現金流緊張也會讓經營者不堪重負,降低服務質量。

"出售韻達網點,有意者聯繫"、"中通又降派費,很多網點罷工了"、"價格戰要打到何時,快遞行業什麼時候能再次好起來"……最近一個月,快遞網點經營者在交流羣裏記錄着心情。

同樣感到難受的,還有消費者。且不說,那些卡在半路上遲遲等不來的快遞。"送貨上門"也變得越來越罕見。

最終,企業也不會是真正的贏家。通達系的"命脈"在於物流網絡,網點因虧損而關閉,如同毛細血管末端不斷失血。

是時候,倒逼一場正向變革了。

ZAKER新聞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