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力推进我市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推动达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日前,我市印发实施《达州市制造业招商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通川区魏蒲产业新城

(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2021至2023年,全市力争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投资总额150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70个以上,升规入统企业150个以上,力争每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方案》有清晰的目标规划,争取3年时间,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专精尖配套项目落户,推动形成在区域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主导产业链,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达州清洁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王勇 龚其明 摄)

《方案》提出了

↓↓↓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聚焦招大引强、产业集群成链,以制造业招商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导向,以主导产业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专业化招商为手段。

开江健康家电产业园劲力科技生产车间

(何努 摄)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攻坚重点、保障措施三部分。把“突出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突出主导产业,狠抓制造业招商;结合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策划包装项目;精准对接走访,扩大招商面源;创新招商模式,深化合作内涵;突出定向定点,专业专题推介;抓早抓快抓实,推进落地见效。”七大板块作为三年攻坚行动的攻坚重点。

在突出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版块,《方案》明确了各县(市、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通川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产业;达川区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万源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绿色建材产业;宣汉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产业;大竹县重点发展新材料、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渠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纺织服饰、农产品加工产业;开江县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达州高新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智能装备、能源化工产业。

大竹川东电缆力缆车间在生产电力电缆

(王晓林 摄)

《方案》还从建

立定期调度机制、建立专业招商机制、强化协同配合、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加强园区平

台建设、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强化考核激励九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记者 | 江吉

编辑 | 王佳

责编 | 潘丹

值班编委 | 付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