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咸丰皇帝拼死一搏,也没有任何一点胜算可言,并且只会给大清带来更加难以惨痛的代价。

道光已经够平庸了,而咸丰之平庸更甚于道光。

关于道光为什么不选择能力更强的奕訢,反而选择能力平庸的咸丰,我在其他文章中也详细说过,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咸丰的平庸无能不仅害了他自己,更害了大清,害了同治,害了当时京城的数百万黎庶。

当然,也害了那座恢宏气派的皇家园林。

他作为一国之君,却在大敌当前而选择临阵脱逃,带着妻儿老小逃走,抛下京城数百万百姓,这就是昏君所为。

但凡他有一点骨气,也应该是在和敌人决一死战之后再逃,而不是这边一逃,那边就开始妥协。

咸丰在逃出京城之前,为什么特意把奕訢留在京城?

其实就是为了让奕訢帮他收拾烂摊子,而收拾烂摊子的办法就是向英法妥协,用更大的利益换取英法退军。

而咸丰在逃到了热河行宫之后,更是将他的无能和懦弱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奕訢和英法已经完成了谈判,并奏请咸丰回銮的时候,咸丰是什么反应?

他一听奕訢奏请回銮,立刻就否定了奕訢的请求,还要说一句“天气渐寒,暂缓回銮”。

完全就是一副被吓破了胆的模样,哪有一点一国之君的威严。

即便是1901年的慈禧,对于回銮这件事,也不像咸丰一般懦弱和恐惧。

咸丰的平庸无能和懦弱,也就注定了他永远不可能选择拼死一搏,只会选择在临危之际逃跑保命。

哪怕咸丰经历了1860年的逃跑,又活到了1900年,他在1900年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列国依然还是会逃。

既无能力,又无胆魄,除了逃跑,咸丰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么为什么又说即便咸丰在1860年面对英法的时候,选择拼死一搏,也不会有一点胜算可言呢?

原因实际上也不复杂。

1860年的清朝并不是单线作战,而是多线作战。

清朝除了要应对气势汹汹的英法列强之外,还要应对占据了东南半壁的太平天国,以及稍弱一些的捻军。

当然,那些没有动手,但是却对清朝虎视眈眈的列强也不得不防。

太平天国运动自掀起之日开始,几乎可以说是龙卷风一样迅速地席卷了东南半壁。

如果说直隶之地是清朝的心脏的话,那么东南一带就是清朝的肺部。

此时清朝的肺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掀起而遭受了重创,实力必然因此又一次大降。

如果不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贪恋“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而选择了止步,太平军未必不能挥师北上改朝换代。

从这一点来说,也能够看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对于清朝有着怎样的压力。

而且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掀起到了1860年,已经过去了九年的时间,清朝却还是无法解决这桩麻烦。

不仅没能解决这桩麻烦,而且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已经在东南投入了太多精力和兵力。

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也让清朝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那就是曾经威风凛凛的八旗兵已经大多无用。

八旗兵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一旦八旗兵没了战力,大清还怎么维持统治?

对于这一点,大清统治者一清二楚。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八旗之中,可用之人唯有一个僧格林沁而已!

然而僧格林沁在面对英法的时候,也败了。

僧格林沁的失败,也可以说是摧毁咸丰皇帝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关键。

僧格林沁一败,还有谁能够守护京城?

至少在咸丰看来,僧格林沁都不行,那么别人就更加不行。

除了僧格林沁之外,咸丰对八旗其实已经没有信心了。

即便事后僧格林沁遭到了弹劾,咸丰也不得不剥夺了他的爵位,可还是留了一定的余地,就是为了日后再一次重用。

当时在京畿一带抗击英法的多为八旗,而在东南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则是一批新崛起的汉人将领。

虽然说曾国藩已经崛起,左宗棠等人也已经崭露头角,可是却根本腾不出手北上护卫京师。

曾国藩等人面对太平天国就已经够焦头烂额了,哪还有余力再分散兵力去抗击英法?

而八旗之中唯一一个可用之才,也就是僧格林沁,也惨败于英法之手。

八旗兵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或者说自从嘉庆以来,就已经逐渐地腐朽没落了,可用之兵寥寥无几。

所以,即便咸丰真有骨气和英法拼死一搏,也没有一点胜算,最后也仍然还是一败。

甚至不仅一败,还会带着大清一起提前走向覆灭之路。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原本就已经够平庸,也已经够懦弱的咸丰,根本就没有一点办法应付这个局面。

既然不知道怎么应付,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逃避。

至少他选择了逃避,还可以打出一个保存实力的旗号,并且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还可以继续维持统治。

这对于咸丰而言,或者说对于大清而言,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因为统治权还在,地位还在,权力就还在,利益就还在。

至于京城那数百万黎庶,又或者说整个天下的百姓受到怎样的伤害,咸丰和其余统治者其实都不关心。

而咸丰的无能和懦弱所导致的屈辱和伤害,也被他利用手中的统治权而转移到了天下人的头上。

如此昏庸无能之君,不死何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