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古代,韩国曾是中国的附属国。且不说唐朝时的万国来贺,就是清朝的开国太祖也曾打到汉城。而近代以来风云诡谲,局势瞬息万变,韩国以科技与文化立国,不再愿意承认历史的归属,又因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也无力再去管这个番邦小兄弟。

对于韩国人来说,承认自己的国家不如中国,曾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而承认自己的文化源流来自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可接受部分韩国人总是坚信,韩国拥有比中国更长远的文化,甚至为此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申请许多不属于他们的果实。在做出种种可笑行径之后,自以为的高贵无比在膨胀之人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1963年发生了一场洪水冲出的一块石碑打破了韩国人内心的自我欺骗,让他们感觉脸面无光。石碑上的内容对于一个自大的民族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他们苦心隐瞒这块石碑近两个世纪之久,最终却还是抵挡不过自然与天意。

那么,这块满布中文的石碑到底记录着什么内容?为何韩国人看到它,脸都青了呢?

一、中文石碑的前世今生

公元1639年,清朝开国太祖皇太极进关,为了免除后顾之忧,皇太极在大破明军之后,再次攻打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当时的朝鲜半岛尚未分裂为南北两部分,拥有共同的皇室,清军势如破竹,打入汉城,逼迫得当时的朝鲜国王不得不谈判签约。自此,国王承认朝鲜国作为清朝的藩属。

然而,皇太极对于空口无凭的话并不信任,尤其是朝鲜这个国家向来两面三刀,于是他规定,朝鲜必须在国境内立石碑,以作为藩属国的证明。时任朝鲜国王的李倧不得已答应了这个要求。皇太极意在收复番属,自然也不想赶尽杀绝,特地派了中文的工匠来协助这次的任务。

朝鲜的满朝文武大臣都视这块中文十倍为国家之耻,但是他们又不敢不立,当时的女真人骁勇善战,军队鲜少有败绩。朝鲜王派了朝中知名的大儒为石碑撰写碑文,送与皇太极过目,由清廷修改三番,最终定下正式的碑文。李倧不敢怠慢,又令朝鲜最有名的书法家吴骏将碑文端正书写,使用了汉,满,蒙三个民族的字体,最后配上精致的壁画,将其雕刻在中文石碑上。

中原派遣去的能工巧匠指导着朝鲜的雕刻工人,历时六个多月,终于将中文石碑雕刻完成。清朝的《清实录》里有记载,这块石碑名叫“大清皇帝功德碑”,最后立在了朝鲜的三田渡那儿,所以故通称“三田渡碑”或“松坡碑”。

碑高5.7米,长3.95米,宽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碑文由汉、满、蒙三种文字构成,记述与歌颂了皇太极平定朝鲜并加以怀柔的“恩德”。以表示朝鲜国王李倧对清朝无上的忠诚。自然,这样的忠诚是用拳头打出来的,拳头一松,忠诚也就没了。

清朝当然知道朝鲜民族的奇怪性格,担心他们对这个石碑翻脸不认,派了重兵驻守。不过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朝已经没有余力管朝鲜半岛,在清朝撤军之后,松了一口大气的朝鲜连忙把这块石碑给埋了起来,美其名曰洗刷民族之耻。

二、“屡败屡战”的埋碑历程

也许是埋的不够深,1913年,石碑又被当时朝鲜境内的考古人员挖了出来,没办法,既然挖了出来,只能复立供人们参观之后的中国,经历了民国、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新世纪再不允许藩属国这个名词存在,朝鲜半岛也成了两个国家。

1956年,当时韩国的文化部部长认为石碑终究是一个重大失误,在他的主张下,石碑重新被埋入深水,不再现于人世。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过了十多年,就在1963年那场大洪水里,这一块整个韩国都非常仇恨的中文石碑又被冲了出来。上面用满汉蒙三族文字书写的臣服历史,简直狠狠扇在了这个国家所有人的脸上。这个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敢申遗、连孔子的国籍都敢篡改的国家,面对着这样不争的事实,只能沉默。

如今,这块石碑被当做一个民族耻辱的记忆,树立在韩国乐天大世界的大楼后面。前去参观的韩国人一般都会对其进行一些破坏,自然也没有人管,毕竟哪一个自大的民族会想承认自己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统治过呢?

三、追溯到商朝的番属国

对于韩国的番属国地位,我们国家还真的没有说谎。其历史,远远可以追溯到商朝以前。史记有明确的记载,纣王的叔父箕子就是整个韩国的始祖。武王伐纣之后,箕子自觉力所不敌,带着3000商朝去往朝鲜半岛

此后的时间里,箕子朝鲜就一直依附于周王室存在,在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期间,箕子的儒家学说得到极大的推崇,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就相当于孔子在中原大地的地位。

不过朝鲜的奇怪行径很快就出现了。在我们古代国力强盛时,作为番邦的朝鲜国自然只能上贡,然而中原时常起内讧,有王朝兴起,就有王朝衰落、灭亡。时值天下大乱之际,总有那么几个小国,想着能够横插一脚,吃点儿红利。

历史上,在五胡乱华时期和之后的晚唐安史之乱,或者在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后,朝鲜半岛的这个国家频繁自封为皇,号称天下第一王朝。当然,中国每一任新的皇帝统治中原之后,第一件事也是去收拾这些番邦小国。

直到清朝之后,封建王朝的历史在我们的国度终结,中国迎来君主立宪,送走总统,又迎来社会主义。最终不再有番邦属国这个概念,只有友好往来与平等交流的全球化。此时,韩国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平等站在中国面前。

因为清朝的覆灭和之后与侵略者的抗战,中国一度十分贫穷。而韩国由于依附美国,外加文化娱乐产业先走一步,富裕先进。贫富地位的倒差,自然就领原先的属国产生了膨胀的念头,不仅不承认自己国家文化的来源,还倒行逆施,擅自申请不属于自己的文化遗产。

一系列的措施让中国哭笑不得。然而,如此明晃晃的历史证据都能够被对方扭曲,我们又能拿什么来说服他们呢?

尽管现代的韩国历史专家十分言辞否定箕子朝鲜的存在,但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诡辩与流言就且随他去吧。

结语

其实,一个国家成为另一个国家的番邦属国固然是耻辱,但洗刷这种耻辱依靠的绝不能仅仅是言论上的诡辩。文化的吸收与博采众长,显然不能够算在政治上的耻辱里。尽管对于朝鲜半岛来说,他们的文化并没有出现创新之处,而仅仅只是模仿与借鉴古代的中原文化。但对这一事实的否定,于立国之本又有何益?

一个民族的可耻在于总是渴望侵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原曾历次遭受磨难,也曾遇到外来传教的文化侵略,然而,善于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总是把外来的糟粕剔除,而吸取精髓,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

对于唯一一个延续了5000年之久的古国文明,一个成熟的国家应该采取的是尊敬和认同态度与学习交流的态度。而不是一边试图用言语洗刷自己曾俯首称臣的真相,一边试图盗取别人民族的文化果实。技不如人要肯承认才是只是希望世界上没脸没皮的诡辩和觊觎文化的盗贼能少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