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理气止痛穴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取穴:在腕横纹向上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凹陷处即是。

功效:宽胸理气、宁神和胃、疏通三焦,有清泄三焦与心火之力。

主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头痛、失眠、眩晕、呕吐、中满疮胀、脾胃不和、臟胀、更逆、虚劳、黄痘、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无脉症等。

灸法:艾条灸,患者正坐,手掌向上,将手臂平放在桌子上。点燃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处施灸,每次10~15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皮肤出现红晕为度。直接灸3或5壮。

配穴:配心俞穴、厥阴俞穴,治疗心绞痛、心悸;

配公孙穴、足三里穴,治疗胃、心、胸相关病症;

配三阴交穴,治疗盗汗、干咳、多梦、失眠、闭经、遗精、心胸烦闷等;

配巨骨穴,治疗咳逆上气、易怒、呕吐、吐血等一切邪气上逆之症。

艾灸注意事项

1. 艾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

2. 艾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

3.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4. 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

5.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6.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7. 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

8.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9. 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