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想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得有固定的收入,并且在增加了收入之后,再通过理财进行财富的积累。在管理资产的各种方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在银行进行的理财。并且,单纯从银行的理财方式上来看,其实也存在很多种不同的种类,几十年前,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只做存款操作,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了其他的方式,比如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至于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活期存款利率不高,收益低

活期储蓄是每一个银行最基础的存款方式,一般来说,人们开设银行账户,都会直接开一个活期的账户,这种账户使用率很高,一般的转账汇款等操作,都是在这上面进行。但是,活期储蓄毕竟属于低风险的理财,它的利率是相当低的,目前也只有0.3%,很明显,如果想要获得额外收益,只存入活期存款,是难以得到理想的数额的。因此,大多数人在理财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金额并不会只是简单的存做活期。

2、定期存款灵活性不够,不利于流通

相对比活期储蓄,定期存款的确拥有相对更高的利率,并且它也是属于低风险的理财。可以保证本金不亏损,而且利息收益是约定的数额以及固定的。但是,它实际上也有一个劣势,那就是灵活性不够。也就是说,它不能在随时取用的同时,保障利息收益不亏损。假设3年的定期存款,在没到期前需要取出用于周转,那么,由于不能存够约定周期,则利息的计算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因此就会折损至少2%-3%的利率。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拼劲大,有投资欲望的年轻人,就会觉得定期存款太过于死板,灵活度不够而不愿意选择。

3、想通过理财进行财富积累

实际上,银行的所有一般性存款产品,都是低风险的,因此,它们的利率就都很低,这样低的利率,在有着通货膨胀的当下,是非常难做到货币的保值和增值的。如果想要抵通货膨胀,想要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就只能选择一些年化收益率更高的产品,这些产品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银行的理财产品是由风险等级区分的,一般等级越高,收益率也会越高。想要通过投资积累更多财富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务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等级的产品。

比如R1-R2型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类别,这种基金的风险系数较小,利率范围通常在2%-4%,很多有着固定收入的人群会选择这个类别,因为本金损失风险可控。

R3类别的理财产品,属于中风险产品,信托计划和指数基金大致属于这个类别。它们的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8%或以上,通常,有一定资产积累,以及有较高的固定收益的人群会愿意选择。这是他们能够承担风险范围内,赚取高收益概率最高的产品。

R4及以上类别的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比如股票投资。这样的类别收益率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范围,但是需要投资者承担较大风险,因此,通常是资金雄厚的人更愿意投资。

总结

总的来说,相比起存款,更愿意购买理财产品的人,主要是看中理财产品的较高收益,以及较高的灵活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