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司令员是我国高级军事长官的称谓,一般都是有着军事指挥权的。那么,在我国古代,是如何称呼司令员的呢?

夏商时期过于久远,具体军事体制不详,我们从周朝说起。

周朝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军政不分,中央掌管兵马的官员叫司马,但一旦遇到战争,不一定是司马领兵,可能是调动诸侯或者其他卿大夫。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开始变得很频繁,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指挥官:元帅和将军,元帅相当于总司令,将军相当于集团军司令员。

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军事指挥体制也更为全面,但还是脱不了军政不分的痕迹,除了将军,丞相也可以领兵,元帅反而消失了。

秦朝统一六国后,制定了较为严密的军事体制,最高军事长官为太尉。但实际上,一旦遇到战争,都会临时任命指挥官。

比如,面对秦朝末年各地的起义,秦二世起用少府章邯领兵作战,而少府并非专门的军事指挥官,可见还是军政不分。

汉沿秦制,以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实际指挥作战仍然以将军为主。如果类比的话,可以把大将军看做总司令,骠骑将军为骑兵司令,车骑将军为车兵司令,材官将军为步兵司令,卫将军为卫戍司令。

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左、右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和四平将军,相当于战区或军区司令。

魏晋时期,将军之号越来越杂,逐渐名不副实,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职位,名叫都督,一般为都督某地诸军事。

相比之下,都督比将军更接近现代的司令员,有着明确的辖区,辖制一州或数州,甚至有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当于总司令。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都督之号使用得更加广泛,比如幽州大都督、青州大都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员,还有前锋大都督、北讨大都督,相当于某次具体行动的司令员。

北周到隋朝时,都督之名演化为总管,和都督的用法一样,非常灵活,一般都会指明具体的辖制范围。

唐朝初年,短暂沿用过总管之名,之后又改回了都督。没过多久,都督之名也变得名不副实,节度使成为真正的司令员。

刚开始,节度使只在边疆地区设置,比如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都是手握兵权的高级武官。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开始泛滥,权力也越来越大,军、民、财、政全都听命于节度使,相当于春秋时期的诸侯、民国时期的军阀。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开国君主全都出身节度使。

鉴于节度使的军权过大,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将节度使变成一种荣誉军衔,不复唐五代的权势。

不仅限制节度使,宋朝将地方军事力量也限制了,国家的主要兵力都在禁军,将军事训练和军事指挥分开,遇有战事,临时设置各种经略使、制置使,完美解决了军阀产生的温床,也让宋军战斗力大减。

相比之下,辽朝的军事指挥体制较为合理,有各种大元帅和都元帅,还有各种将军。金朝先学辽朝,后学宋朝,学到最后亡国了。

元朝疆域广大,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军事体制,总体来说杂糅了辽朝和宋朝,既有枢密使,又有都元帅府,同时有军政不分的特点。

明朝的军事体制,中央有五军都督府,每军设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后来逐渐成为虚职。

地方则有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相当于现代的军分区司令员。渐渐地,指挥使也有名无实,让位于总兵,总兵成为实际的司令员。

和总兵同时崛起的还有总督,一开始是临时官职,后演变成督师。明朝末年,督师和总兵的军权达到了顶峰,成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但实际上,督师并非正式官职,而是统帅军队的意思,相当于魏晋时期的都督,纯粹是为了应付战事,却是实际上的战区司令员。

清朝时,总督成为正式的官职,权力极大,军政一把抓。清朝前期,主要军事力量在八旗兵手里,相当于中央军。

随着政权的稳定,八旗兵开始驻守各地方,由各地方的将军统领,将军成为司令员,也让将军这个名号回归到该有的地位。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将军手下的常备军并不多,也无调兵之权。遇有重大战事,朝廷经常另派大臣临时带兵。

清朝末年,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都腐朽堕落,以北洋军为代表的新军崛起,各军称之为镇,镇的长官称之为统领,相当于古代的将军。

清朝灭亡后,北洋军的各大统领纷纷用上了司令的称号,然后沿用至今,只是在司令后面多了一个员字。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可以看做司令员的军事长官有很多,最具知名度的无非是元帅、将军、都督、总管、节度使和总兵,其中节度使听起来最普通,却是权力最大的,实打实的地方诸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