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工信部將推進5G+區塊鏈,數字錢包或可大額支付

文/王巧

編輯/獨秀


鋅鏈接作爲首個提出產業區塊鏈的機構媒體,一直積極推動產業區塊鏈落地。通過深度報道直戳行業痛點,通過分享會聆聽行業聲音,通過週報呈現行業大觀,通過評論展現獨特產業觀察視角。


本週,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5G創新發展,支持各地區積極開展5G應用探索,助力5G產業發展。持續加強5G產業創新能力建設,推動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協同發展。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牽頭推進的行業標準《區塊鏈技術架構安全要求》正式發佈並實施,成爲國內首個正式發佈的區塊鏈通用安全技術行業標準。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接受採訪時表示,數字錢包也可能成爲大額支付工具。


以下是2020年10月23日-2020年10月29日的產業區塊鏈要聞彙總。



產業資訊及評論


工信部:將推動5G與區塊鏈等技術協同發展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5G創新發展,支持各地區積極開展5G應用探索,助力5G產業發展。持續加強5G產業創新能力建設,推動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協同發展。(金十)


評論: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佈式數據存儲特點,決定了區塊鏈技術對於通信的穩定、高效和靈活性有較高的依賴,而5G技術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通信基礎設施保障。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佈首個區塊鏈通用安全技術行業標準


日前,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牽頭推進的行業標準《區塊鏈技術架構安全要求》正式發佈並實施,成爲國內首個正式發佈的區塊鏈通用安全技術行業標準。該標準規定了區塊鏈技術架構應滿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共識機制安全、智能合約安全、賬本安全等,適用於區塊鏈技術架構。(財聯社)


評論:區塊鏈行業在飛速發展之時,其行業標準和監管規範一直是關注的重點。此次發佈的首個安全技術標準可以爲區塊鏈系統設計開發提供安全規範方面的參考。



中央企業區塊鏈合作創新平臺正式成立


10月24日,由國網電商公司聯合20餘家中央企業共同發起的中央企業區塊鏈合作創新平臺成立大會在京召開。該平臺由國務院國資委科創局指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支持,定位於發揮中央企業引領力和帶動力,搭建中央企業區塊鏈服務網絡,構築區塊鏈產業新業態,切實推動區塊鏈技術成果在更廣泛領域的價值轉化,助力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 (證券日報網)


評論:在中央企業的推動下,區塊鏈從技術研究到落地應用,步入向實脫虛的發展軌跡,發展肯定越來越快。



江蘇省印發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構建“1+3+N”產業佈局


10月27日,記者從江蘇省工信廳獲悉,江蘇省印發《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目標到2023年,全省產業佈局合理,集聚效應明顯,產業鏈協同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區塊鏈產業年均增速不低於15%,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骨幹企業,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創新服務平臺,全省形成“1+3+N”產業佈局。所謂“1+3+N”產業佈局,即爭創1個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3個省級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若干個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試驗區。(新華報業網)


評論:目前,國內所有省份都佈局區塊鏈,江蘇省提出的1+3+N計劃,給了區塊鏈企業更多的機會,有助於全省區塊鏈企業發展。


人物·聲音


李禮輝:數字錢包成熟後也可能成爲大額支付工具


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集中在小額高頻支付場景,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接受採訪時表示,法定數字貨幣現在主要還是注重於零售環節,處於在第一階段,不一定會對大額支付構成太大沖擊。但以後數字錢包成熟後,被更多的人所接納,也可能會成爲大額支付的工具,所以肯定會對銀行卡的支付構成一些衝擊,但這有一個過程。


如何理解“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路徑”?李禮輝稱,我們現在的微信、支付寶需要綁定銀行賬戶,如果外國人沒有在中國開銀行賬戶,就很難享受這種便捷支付。但法定數字貨幣不一樣,它可以脫離賬戶。比如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可以向任何一家可兌換數字貨幣的銀行申請一個數字錢包,這個數字錢包他可以在中國用,離開的時候可以清零,把這錢再換回美元、歐元;也可以不帶走,就留在手機裏。如果一個國人和一個外國人都有央行數字貨幣錢包,一起出去的時候,就可以做跨境支付。所以數字人民幣最大的潛在效應就是溢出效應,它有可能借這個途徑走出國門,變成一個國際化的貨幣,因此數字人民幣也有可能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技術路徑之一。(新京報)


工行數字錢包 來自鋅鏈接截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劉陽:區塊鏈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四個方面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所副總工程師劉陽今日在《星火鏈網:構築數字經濟的新型經濟設施》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區塊鏈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區塊鏈基礎架構相對比較成熟,但在可拓展、工具的性能方面還有很多挑戰。


第二,區塊鏈的建設模式不確定的情況下,參與主體非常多元,有國有企業、民營經濟、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多元的主體必然帶來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和統計,而目前看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又是難以量化的。


第三,對於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如果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只能爲數字貨幣這樣的金融領域去服務,它的作用深度都受到了束縛,也希望未來看到更多的區塊鏈與工業結合、與農業、教育、經濟、金融各種維度的深入融合。現實就是從統計中看到,用於非數字貨幣以外應用的比例不到10%。


第四,就是監管難。過去監管數字貨幣主要是由政府特定的一兩個部門進行監管,如果區塊鏈已經能夠與數字經濟、這麼多的行業、技術提供服務的話,意味着政府各個主管部門都要學習區塊鏈,都要使用區塊鏈,以及對區塊鏈的工作提供治理和監管能力,而這是非常難的。


央行莫萬貴: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北京設立金融科技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10月23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監管部門政策發佈”專場活動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圍繞支付清算、登記託管、增信評級、資產交易、數據管理等環節,支持金融科技重大項目在北京落地。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北京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依託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創新。(上證報)


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峯會精彩觀點




外灘金融峯會精彩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