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陳魚樂

賀新郎·脫貧賦

庭院聞鶯語。杜鵑開、春歸向日,蝶蜂飛渡。

山寨今來添洪福,領袖和顏踏步。

看學校、查觀倉庫。

細語和風含厚意,託底二三,盡呈眉睹。

石柱樂,華溪舞。

昔年窮困交通堵。憶千家、食不飽肚,窩棚遮雨。

貧困攻堅求精準,扶志扶智雙舉。

水到缸、門挨公路。

邁步小康心潮湃,着新衣、歡快敲鑼鼓。

謝黨恩,換新住。

水調歌頭·決勝扶貧

風吹彩雲起,破浪掛帆衣。

八方攻戰貧,九州必拔窩崎。

不信窮根斬不斷,志智雙扶起,山寨看華溪。

仰望紅旗展,任重似驅螭。

谷滿倉,房換樣,病有醫。

穿衣教育,精準發力譜新詩。

萬衆一心蹈舞,千戶同時吹笛。嘹亮凱歌齊。

舉步小康路,深謝黨恩暉。

八聲甘州·殘疾戶脫貧

下鄉時恰遇兩夫妻,皆身體之殘。

那男人眼瞽,女人腳跛,家道維艱。

說是家貧兒讀,如破艋逢灘。

日日苦纏膽,欲富無緣。

正碰扶貧精準,幹部清風拂,深訪民間。

逐戶挨家問,三保過初關。

女當廚、代開副店,建新房、吆馬運輸磚。

深恩謝、小康邁步,一片藍天。

故鄉的味道

□ 作者 趙呈榮

有很長時間我都沒回故鄉了。我的故鄉,是一個遠離大城市、靜臥於鳳凰山下的古老小鎮。記憶中,清澈的涪江支流宛如長龍穿過場鎮;河灘上白茫光滑的鵝卵石,映襯着蒼山翠嶺,講述着歲月滄桑;街道古樸悠長,青灰色瓦房錯落有致,在歲月中見證日升月落;屋頂,縹緲的炊煙縷縷淡淡,泛出了日子的豐滿。詩意的河水、簡淡的炊煙、悠長的古街,小鎮的今生仿若世外桃源,讓人心靜神寧。古街,古韻,古味,總讓人想去觸摸它的脈絡,感受它的靈魂。

故土的呼喚,讓我踏上了歸鄉的行程。回故鄉,其實是爲了尋覓昔日的影子,找回那些點滴的記憶,尋回那些難以抹去的往事。今天,記憶中的古鎮早已變了,如一位待嫁的姑娘,迫不及待地從大山深處走出,搭乘高速列車一路疾行,擁抱激情繽紛的世界。老街舊貌換新顏,靚麗的樓房與陳舊的板房錯雜交織。舊的板房留存有歲月的風骨,長長的青石板路在歲月中沉默,一直伸向人們的心底。新建房屋形成了仿古風格街道,建築以灰白兩色爲主色調,圓角處飾以紅色基調,屋頂飾有飛檐翹角,整個建築羣規模宏大、古典、雅緻,將地域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

沿平坦寬闊的水泥大道,走進新農村聚居點,你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十年前,這裏還是一片低矮的破瓦房,周邊還是雜草萋萋,一片荒蕪。而今,家家門楣上門聯耀眼,色彩喜慶,老人、孩童臉上盡是笑意。那既洋溢着現代氣息,又不失民族風格的棟棟洋房,如定格在田間地頭的畫廊。偏遠的農村也有這樣時尚的樓宇,世代與泥爲伴的莊稼漢也享受到了跟城裏人同等的待遇。他們由衷地發出感嘆:這就是我們的新家,我們的新農村!

此時,故土讓我醉了,古鎮讓我醉了,新農村讓我醉了,我醉山、醉水、醉故鄉。天漸黃昏,斜陽拉長身影,也把古街漸漸拉長。我慢行於古鎮的老街、新街、深巷、古橋,尋到河水的淺吟流淌,它像歌謠一樣流向遠方。

有人說,哪裏有回憶,哪裏就有根,哪裏有情感,哪裏就有故鄉,故鄉是鏈接心靈的紐帶。在煥然一新的古鎮身上,我依然能尋覓到故鄉的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