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之久,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目前国外疫情仍然如火如荼,国内疫情也经常有小范围的起伏,而就在11月9日,全球制药巨头辉瑞宣布其与Biotech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在三期临床实验中取得重大进展,在第二次注射7天后,疫苗有效率超过90%以上,这个有效率90%以上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这样的数据有到底说明了什么?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解读以下数据背后的真相。

这个90%,并不是最终的三期临床有效性数据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90%,就会觉得很厉害,但实际上,这个数据只是辉瑞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期评估中得出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呢?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此次辉瑞疫苗的三期临床参与人数为43538人,对于这些参与者,临床试验将其分为了双盲的两组,一组按照流程注射辉瑞的新冠疫苗,另一组则注射安慰剂,然后在新冠病毒仍然流行的地区下,统计评估受试者的感染情况,通过分析接种疫苗组与安慰剂组出现有症状感染者的人数,来评估确认疫苗的有效性。

而此次90%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此次的数据是基于三期临床实验中的中期评估而来,而在所有受试者中,此次中期评估出现有症状感染的人数仅仅为94人,之所以说有效率高达90%,是因为在接受接种的实验组中出现感染症状的人占比不到10%,而其余的有症状感染者,均为安慰剂组的受试者。

这个数据有没有意义呢?当然还是有意义的,这也确实从数据上证明了疫苗的相对有效性,但这个90%的数据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那就是目前三期临床还在进行中,最终这个有效性数据会达到多少,是否会出现大的变化,也都还是未知数,因此,我们对待这个所谓的有效率超过90%的超级好消息,还是应该理性看待。

90%的有效性,不等于90%的避免新冠病毒感染

注射疫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次的报告所指的,并非是完全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而是指未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有效率,如果仔细想一下,就能够明白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差异的。注射疫苗有安慰剂后感染了病毒,但未出现症状的人有多少,会不会有人从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为有症状感染者,这些数据,目前的中期评估中,都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统计数据。因此,疫苗在疾病预防作用方面的具体效果,到底能不能真正高效地避免新冠病毒感染,还需要更多的三期临床数据来佐证。

除了有效性,安全性同样值得关注

此次中期评估中给出的让人惊喜的有效率数据,但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安全性数据目前也并不明确,一种疫苗要广泛应用于大众,不但要有良好的有效性,也要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这些不良反应如果大多数是轻微的,可以恢复的,而重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这样的疫苗才能够安全地应用,而对于不同的人群,儿童、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又如何,是否适用,这些都需要三期临床接种后,长期的临床追踪来进一步评估和确认。

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是一个非常长期而严谨的科学评估过程,需要评估疫苗在疫情地区产生免疫的效果到底有没有,到底有效率能够达到多少,而疫苗在接种后的保护时间能够有多久,是否能够达到长期保护的作用,还是需要定期接种来进行预防免疫,疫苗在特殊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是否适用于最应该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等,都需要在三期临床试验的长期追踪中进行评估和确认。

根据辉瑞公司的消息,建议上述中期评估显示出的良好有效性,该公司将根据美国FDA的相关正常,在11月的第三周向美国FDA申请紧急授权使用申请,当然这个疫苗会不会在美国获得紧急授权使用,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目前我国的新冠灭活疫苗以及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不管美国的疫苗,还是中国的疫苗,我们都能够获得好的预期效果,临床安全性也能够有很好的保障,真正能够有效地,安全地应用于新冠病毒的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