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技术品鉴会”在深圳正式举办,来自行业内的资深专家集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比亚迪最新一代发动机的亮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

在活动的研讨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之际,传统的发动机需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解决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发动机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主要包括5个方面。

第一是排放法规。发动机究竟能否做到零排放,或者说接近零排放?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基于零排放的目标,行业内是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全新设计的。

第二是碳排放。传统的内燃机势必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国家,均有明确了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如果我们的内燃机无法减少碳排放,那么是无法降低二氧化碳在交通领域总体的碳排放量的。

第三是电动化。目前消费者逐渐呈现了一种趋势:购买纯电动车后不会再选择燃油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由于内燃机还没有真正地做减法。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就很好地作出来减法,对发动机进行了全新设计。

第四是系统化设计。发动机的研发靠单打独斗是不可取的,势必需要从系统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系统化设计。

总体上,李骏院士认为,比亚迪推出的这款专用发动机,很好地解决了发动机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指引了其发展的方向。如果在投资回报率上还有很好的表现,那么极有可能会引领行业。

李骏院士表示,研发面向未来的发动机,一定要找到发动机的魅力点,要重点地追求高效。李骏院士认为,目前比亚迪的挖掘方向非常正确,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如果继续将热效率提高到50%,还是很有难度的。

此外,李骏院士认为,发动机的研发,要考虑到整车的总体情况,同时还要综合整车的商品力、竞争力、创新力等等。企业要非常清楚发动机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什么,能够给公司带来哪些回报,以及如何在电动化的趋势中保持适应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