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最不容易。他的起点最低,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从一无所有到九五之尊,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即便他在红巾军站稳脚跟盘踞和州时,也非常危险,因为和州太小,根本没有充足的粮食发展。此时,他得到了一员名将。

此人叫作廖永安,本来也是盘踞在巢湖水寨的水盗,听到朱元璋的大名,带着弟弟一起来投奔。当时朱元璋已经得到了濠州、浙西群豪班底,并不缺乏良臣猛将。他本没将廖永安当回事,没想到廖永安却为他献上了一件大礼。

当时元军在马场河与朱元璋大战,元军的楼船太大,进退不便,廖永安却驾驶小船,来去自如,轻松获胜。后来,廖永安又赢得了与元朝水军的好几次战斗,不仅确保了和州的安全,更是坚定了朱元璋的一个决策。

这个决策就是渡过长江,取得江南,占据盛产稻米的地盘,再图发展。廖永安就是其中关键一环,他也以极其精彩的表现,证明了朱元璋独到的眼光。

采石之战是常遇春大放异彩的舞台,但也是廖永安为他提供了这个舞台。当时,他与朱元璋同坐一船,朱元璋顺手一指,命令就在采石登岸,廖永安便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带领众船渡江。守将还来不及集合,就眼睁睁看着朱元璋的军队神兵天降。此后,常遇春才能大展身手,占领了太平、芜湖,由先锋升为元帅。廖永安也由此被封为管军总管。

此后两年,江南的水乡泽国成为了廖永安的地盘。他来去自如,百战百胜,元将海牙的水寨被他攻克,躲在集庆的陈兆先被他生擒,张士诚的镇江、金坛、宣州、常州、池州乃至宜兴、无锡都被廖永安一点点蚕食。他以不败的战绩向天下宣称,自己就是天下最强的水将。

在廖永安最受重用的时候,朱元璋在应天建立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就由廖永安担任统军元帅,李善长的地位还在他之下,为左右司郎中。然而,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这位璀璨的战将终于走到了他的滑铁卢。

那是在1358年十月攻克宜兴之后,他还贪念功劳要全歼张士诚的余部。结果,深入太湖之后,张士诚部将吕珍率领了生力军前来救援。廖永安的部队刚刚经历了大战,疲惫之军落于下风。他的援军迟迟不到,想要撤退却发现船舶搁浅。于是,廖永安兵败被俘。

这是当时最为闪耀的名将,比徐达、常遇春也不逊色。张士诚十分高兴,想要收降他。但廖永安却毫不妥协,他怒斥张士诚:“我刚遇到明主,怎么会委身于你这样的枭雄?”张士诚无奈,只能将他囚禁。

朱元璋得知爱将被擒,也非常着急,他开出了三千俘虏交换廖永安的条件。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放了廖永安,还不知道增加多少个战俘。张士诚虽然宅心仁厚,但并不是傻白甜,他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然而,不久之后,张士诚的弟弟也是他最有力的助手张士德被徐达所俘。此时的张士诚再也顾不得放虎归山,要求朱元璋用三千战俘加上张士德交换廖永安。这个价码确实有点高,毕竟张士德是吴军的二号人物,所以朱元璋拒绝了。

此时,轮到张士诚着急了,他提出张士德与廖永安一换一。对于这个提议,朱元璋考虑了很久。他的水军架构已经成型,廖永安虽然重要,但不是不可替代,毕竟他手下猛将如云。但是,张士德对于张士诚却是左膀右臂,绝对缺少不得。于是,朱元璋一发狠,斩杀了张士德。

谈判破裂,张士诚自然不能放走廖永安。然而,他也没有朱元璋那么狠心,也没有杀害廖永安。此后,朱元璋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打赢了决定性一战时,自称吴王,也没有忘记身陷囹圄的廖永安,遥授其江淮等处中书省平章事,封楚国公。

廖永安最终没有活着离开监牢,也没有再参与明朝更为波澜壮阔的战役,他在被俘八年后去世。虽然过早地退出舞台,但他的以生命书写的忠诚和勇气完成的战绩,足以彪炳千古。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涌现出了无数个性十足的历史人物,现在也有一大群明粉。有些读者私聊小珏,想了解更多的明朝故事,要看哪些书籍。其实,最好当然是看《明史》这类正史,再结合明清两代人的笔记。但是,那都是文言文,读起来确实太累,普通读者没有这个必要。还不如看《明朝那些事儿》这类的爽文,身心愉悦。而且,这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经典。平台和书店搞活动,只要一顿火锅钱,就可以买到一套九本书。小珏认为是近期最划算的正版书,销量不错,好评如潮,链接为您奉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