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一个问题的时候,既要把视角放到当时当地,又要把它拉到宏观的概念里。对于有人问,为什么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其实有很多的因素,今天我们着重讲几点

第一,分两个阶段。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大家都知道国际形势并不是特别好,我们一直被封锁,想要从国外进口粮食也很难进口得到,而且当时综合国力比较差,没有多少的资金从国外进口粮食。另外一方面,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分田到户以后,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人都在努力的种地,为了养活我国10亿以上的人口。虽然那个时候粮食也有一定的短缺,但是基本上的粮食安全和粮食需求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第二,我国对农业生产一直非常的重视,粮食安全是国家重中之重。在以前那个时代,战略决策跟现在不一样,国际国内环境跟现在也不一样。民以食为天,如果要想中国真正地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就必须解决好自己的粮食问题。如果说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很难有所发展。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知足都是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我们现阶段虽然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但是大家要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三大主粮基本上是实现自给自足的,主要进口的是大豆,每年1亿吨以上的粮食中有8000~9,000万吨,都是大豆。而大豆虽然也属于粮食之一,但主要是用于压大食用油或者是其他的工业用途,并不是老百姓日常的主要口粮。这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大豆需求量猛增的结果。当然从国外进口还有一个方面的考虑,那就是确实国外大豆的价格要低于国内水平。

第四,以前不从国外进口,除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几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比较弱,工业的产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在对一些非实用性粮食的需求方面相对较少,自己也能够基本满足,但是到了后来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整个经济发生了飞跃性的发展,所以对需求量有了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才逐步的从国外大量的进口。

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不允许,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需求,而到了现在我们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还是因为经济发展了,国家强盛了。通俗一点说,那就是有钱了才能到国外买的粮食,如果没钱想买都买不到。当然从国外进口粮食也是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安全,其实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一说您的想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