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长期保持军事对抗态势,双方时不时就会发生军事摩擦,但在今年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克什米尔地区保持了难得的平静。不过,印度方面再一次主动打破了这个平静,印军在克什米尔主动发起的炮战,引发了巴基斯坦的猛烈回击,双方就此在此地展开了今年规模最大的炮战行动。

据环球时报11月14日援引路透社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3日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大规模炮战,印度官员指出,印度方面已有6名平民、3名士兵和1名警卫在炮击中死亡。而巴基斯坦方面则证实,巴方有4名平民因为炮击丧生,当然目前来看数据统计尚不完整。截止前目前,整个2020年包括受伤的人数在内,印巴的炮战到已经造成超过40名平民伤亡,军队伤亡则更多。虽然总体烈度偏低,但此次的炮击行动,似乎又将拉开印度和巴基斯坦方面新一轮的剧烈对峙。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炮战行动是印度方面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按照印度方面的说法,印度侦测到巴基斯坦方面存在异常调动,因此主动率先发起炮击行动来消除威胁,巴基斯坦则指出,印度这是典型的毫无依据突然袭击。无论如何,印度是首先开火的一方,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仅如此,印度这次似乎还用力很猛,据悉印度使用了进口自俄罗斯的“红土地”激光制导精确炮弹。这种炮弹是印度在1999年-2002年进口自俄罗斯的弹药,当时的单价就达4万美元一枚,对印军而言无异于宝贝疙瘩,在此次炮战中使用说明印度是很认真的。不过,目前的结果显示,印度在炮战中并没有占到上风。

对于印度方面再次掀起战端的原因,有说法认为是为了报复巴基斯坦在几天前进行的渗透作战。在11月8日,巴基斯坦武装在一次渗透行动中和印度军队交火,导致3名印军士兵和3名游击队员阵亡。这一回印度的炮击,有可能就是对渗透事件的报复,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印度不至于为一次小规模的渗透大动肝火,乃至用上俄制精确制导炮弹。印度此次行动的另一个目的,很可能是以主动的交火,为接下来的一线撤军找到借口。

客观上看,印度今年乃至明年的军事重心,将不再放在巴基斯坦方向,而是其北部边境地区,这里印度受到的压力显然更大。印度方面将10万人左右的部队部署在北部的高原雪山,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要在一个更加来势汹汹的冬季天气中维持这些部队,压力也是非常沉重的。所以,印度方面有从巴基斯坦对峙一线后撤部队,减小这方面压力的需要。这样,他们才能将更多的战力和运力用于其首要方向。

军事战术中的一个通常战术是,在部队进行后撤之前,可进行大规模的火力准备或者反冲击,尽量压制当面之敌,或至少迫使当面之敌转入防御。印度这一轮的火力突袭,似乎大有这种意味,他们很可能试图压制住巴基斯坦,随后再进行撤退。到那时,撤退就可以说是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对方逼退的。某种程度上说,印度这一回的开火,就是为从巴基斯坦对峙线撤出一线部队做铺垫。然而,他们的计划能否成功还很难说,现在看来巴基斯坦立即用火力反击印军,死死地咬住了对手,并没有被印度所压制,没有给印度体面撤军留下借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