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不悔

01

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回暖,这一点毫无疑问,无论是从GDP,还是进出口数据,都能看出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了4.9%,领跑全球。

这一增速直接将前三季度GDP增速拉回了正值,2020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预计全年增速超过2%。

进出口方面,增速也全面回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一、二季度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在三季度拉升下,整个前三季度,我们的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

同样表现经济快速回暖的,还有代表工人就业的蓝领指数。

在经济回暖带动下,我们的订单已经回暖,各大工厂急需招工。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三季度蓝领景气度大幅攀升。

从上图可看到,一季度,各城市处在封锁期时,蓝领的招聘需求人数、求职申请人数和就业景气指数,均大跌。

招聘需求人数和景气指数在6月份迅速回正,在7月份达到了最高。

但有趣的是,在蓝领招聘需求人数和景气指数大幅回暖的背景下,求职申请人数却仍是下跌,尽管没有一二季度跌得猛。

这说明,各大工厂虽然发布了招聘公告,求职的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各工厂的招聘需求。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工厂正处于“缺工模式”。

尤其是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和苏州。

02

据第一财经披露,东莞厚街一工厂,7月份发布了招工需求,薪酬7000元,但到目前为止,人数仍未招满。

这并非个案,招工难在当下的东莞,是很多HR的难题。

同样的事情,在苏州也一样。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长三角的很多工厂都确认。

10月27日,一位专注于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近日给江苏一家电子厂招的月薪8000元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的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

工厂为何招不到人?

有人解释说,是因为一二季度没有订单,很多工人返乡至今没有回来,不少人选择在家乡就业。

这显然不是理由。

因为:

第一,苏州和东莞的招工难,并非今年才有。去年也一样。

当时就有媒体曝出,长三角招工难。

为了应对用工荒,不少工厂与企业将触手伸进了校园,通过到职校“抢夺”实习学生带到生产线上工作,以阶段性地解决制造型企业急用人的“燃眉之急”。

第二,东莞常住人口高达864.46万,苏州更是超千万,为1075万人。如此规模庞大的常住人口,即便如他们所说,有部分人回家乡就业,也不足以撼动两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

最关键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想进工厂了。

现在工厂工人的主力,是90后和00后。这一批年轻人和上一代人不同,他们是生长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从小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比70后80后高,思想更自由,活得更自我,不愿意待在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的工厂里煎熬。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00后多数是单身,90后也有相当比例尚未成家,他们不像70后80后,需要瞻前顾后。

最为关键的是,在快递行业、骑手行业和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给了当下的年轻人更多选择,不必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囿于工厂无法逃离。

相比于两点一线的工厂生活,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相对来说无拘无束的职业,快递行业、骑手行业和网约车,就是不错的选择。

后者不仅相对自由,且赚的钱不比工人少。

普通的蓝领工人,月薪能够赚到5000元就非常不错,要是能上7000元,就非常不错。

快递与骑手行业,基本都能拿到5000元以上,接近30%的人可以拿到6000元至8000元,卖力一些的,甚至可以拿到10000元以上。

图表来源: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

03

总的来说,送快递、外卖,整体要比在做工人赚得更多。

钱只是原因之一,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向往自由,不愿没日没夜地两班倒、三班倒。

外卖、快递员并不见得比一线工人轻松多少,然相对来说自由一些,没那么条条框框约束,累了可以少接一些单,不必去请示领导。

就冲这一点,年轻人就不愿意去做熬更守夜的流水线工人。

不仅年轻人不愿意进,70后80后,也有很多从工厂跑出来,转行做起了骑手。

根据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外卖骑手很多是从工厂、餐饮、个体户、保安等行业转行过来的,其中工厂人数最多,占了31%。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研究院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骑手年龄分布中,36岁以上人群占比约为30%。

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工厂,选择骑手行业,这已经是事实。

数据显示,“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外卖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其他如点我达、达达、京东到家等众包物流平台的兼职外卖小哥也有300多万,全部加起来达700万人。

而我们的快递从业人数,2019年就达到了320万。

快递员与骑手加起来,规模超过了1000万。工厂怎能不缺人,招工怎能不难?

而且,在中国进入少子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未来工人短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那么工厂如何解决工人短缺问题?加薪招聘吗?利润,决定了很多工厂,没法以提升薪酬的方法吸引工人。

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所有行业的人工智能化、机器人化。

日本、韩国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比我们高得多,人家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自动化水平。

2016年与2017年全球自动化水平最高的7个国家,韩国以每万人拥有719台机器人位居全球第一,其后为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

中国则以每万人员工拥有97台机器人的密度,排在世界第21位。相较于排在前面的国家,我们逊色不少。

当然,也意味着我们的上升空间很大。

在老龄化、少子化,以及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进工厂的大背景下,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它不仅能够解决工人短缺问题,还能提升效率,提升整个社会的造富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