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調查:入托率不足1/20,幼托機構收費不高生存難

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發展起來,將如何改變中國的育兒乃至生育環境?

近日,國家衛健委和地方衛健委頻頻到各地進行嬰幼兒照護服務調查,而多份地方文件的出臺,不斷推進嬰幼兒托育政策的落地。

11月10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調研組一行到淄博市桓臺縣調研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要求,進一步健全家庭支持政策體系,主動創新,堅持家庭爲主、托育補充,以城帶鄉、以點帶面,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多種形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10月底到11月初,北京、廣西等地區,以及江門、鞍山、德陽等城市都發布相關文件或者計劃,規範和促進嬰幼兒托育的發展。

“如果有合適的全託機構,我就可以出去工作了。”一位家住廣東省開平市的全職媽媽羅瑩(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她有一個將滿1歲的女兒,孩子出生之後一直在家帶娃,但自己其實很想出去工作。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大家已經有共識,就是養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尤其是對於職業女性來說更是如此。

“要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這是應對生育率下跌的痛點。”黃文政說。

爲應對老齡化,《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各地托育政策頻落地

如果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對於現代中國家庭,尤其是職業女性來說,是最理想的狀態,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能兩全。

目前,很多上班族媽媽面臨生娃不易帶娃更難的境地,尤其是幼兒園接收3歲至6歲兒童,而3歲以下嬰幼兒卻無處可託。

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優先發展普惠性托育機構,並明確相關政策支持和部門責任。

該《意見》提出,到2020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範體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羣衆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初步滿足。

到2025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範體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羣衆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今年以來,各地嬰幼兒托育的政策頻頻落地。

今年10月,《瀋陽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發佈,提出在2020年底前各區、縣(市)建成1-2傢俱有示範效應、承擔一定指導功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同在10月發佈的《佛山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各區選取兩所有條件的普惠性幼兒園開設託班試點,招收2至3歲的幼兒。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託位數達到:禪城、南海、順德區不少於5託位/千人,高明、三水區不少於3託位/千人。

瀋陽、佛山方案是近期各地頻頻發佈嬰幼兒照護方案的典型。而除了發佈嬰幼兒照護實施方案之外,很多地方也公佈了嬰幼兒照護機構的發展計劃。

10月底,北京宣佈,2020年至2025年,計劃建成不少於34傢俱有示範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同時,對於規模在1萬人以上的新建居住區,按照不少於每千人4託位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11月3日,廣西在關愛“一老一小”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新聞發佈會上提出,擬在24個市、縣(市、區)設置和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提升。

近期,還有江門、鞍山、德陽等城市發佈相關的規範或計劃。多地行動計劃的落地意味着,目前發展不足的嬰幼兒托育服務市場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近日,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托育服務發展論壇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表示,目前我國有3歲以下嬰幼兒將近5000萬,能夠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社會機構很少,全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爲4.1%。

爲何想生不敢生?

如此低的入托率,導致爲了兼顧工作與育兒,很多中國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往往請祖輩隔代照看,或者請育兒嫂來解決。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對象中,幾乎所有孩子還小的母親,對於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都非常渴望。

在孩子出生後,一直堅持工作的張靜(化名)認爲,如果有好的幼兒託管中心,減輕上班族的不少壓力,是件很方便的事。“寶寶既能有好的託管中心照顧,我也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

做了一段時間全職媽媽,但計劃重新找工作的許梅(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幼兒托育機構很好,不僅能減輕大人的負擔,還可以讓寶寶學會很多東西。“大人可以安心工作,寶寶能在託管所開心地玩耍和學習。”

對家庭來說,越早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父母在育兒上的壓力就能得到減輕。而降低育兒成本,則有希望帶來生育率的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爲10.48‰,比上年下降0.46個千分點,主要原因是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8年減少500多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600多萬人。

另外,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影響出生人口減少的因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經濟是影響生育意願的最大因素,其次便是照看孩子的問題,媽媽們直呼“養不起,照看難”。張靜、許梅和羅瑩都表示打算生二胎,但仍處於觀望狀態。

張靜感覺現在生活壓力太大,既要上班,還要照顧不滿3歲的女兒,無法時刻陪在女兒身邊,覺得挺虧欠女兒,“所以想再要一個寶寶,兩個寶寶一起長大。”

許梅兒子不滿2歲,現在全職在家照顧寶寶,計劃再過2個月重回職場。 “生活壓力挺大,現在物價比較高,不敢輕易生二胎。”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黃文政指出,爲了提升生育率,不僅僅在嬰幼兒托育上,還應該在其他地方減輕父母壓力。

“我國女性的就業率非常高,她們也面臨較大的生育困難,因此需要國家進行一定的政策改革。”他表示,不少企業因爲女性休產假而存在就業歧視,這方面政策需要完善。此外,應該鼓勵企業讓有嬰幼兒的父母上班時間更爲彈性。

黃文政認爲,目前小學放學時間太早,有時甚至下午3點就放學,造成很多家長需要提前下班接小孩,如果學校可以免費照看到下午6點或者更晚,就可以進一步減輕父母的壓力。

另外,面對生育後的高成本,一些母親還渴望得到部分經濟上的資助。

“要生多胎的話,國家能否給予相應的鼓勵生育政策,比如給生育多胎的媽媽發放相應的獎金。如今生養寶寶費用比較高,上班族會覺得生育多胎壓力比較大。”許梅稱。

托育機構盈利怎麼解?

改善生育率並不能僅僅依靠一方的力量,尤其是嬰幼兒托育服務的發展,更需要多方合力。

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托育機構後瞭解到,目前托育機構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投入不少,但收費很難提升,導致生存艱難,老師的工資也偏低。

麥貝•伊恩托育中心的姚園長表示,自己從事了5年嬰幼兒托育工作,加入行業的原因是希望讓更多孩子減少隔代教育矛盾,解決年輕家長教育問題的後顧之憂。

不過,姚園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所在的高郵市屬於江蘇省的一個小城市,托育中心收費不能太高。目前,該托育中心實行小班制,爲15人/班,春季正常收費標準爲1480-1680元/月,秋冬季只有1198元/月,僅能維持運營。

另一個問題是,目前托育中心只是幼兒園入學前的“週轉地”,面臨招生的問題。姚園長表示,幼托中心帶娃週期太短,每個孩子正常入學半年左右就去幼兒園。爲此,她需要不斷地招生,每年秋冬季又是淡季,只有春季過渡班需求比較高。

投入300萬元成立昆明茂爾楷教育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的汪園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去年年底開園,發現打造一所真正能夠達到國家標準的托育中心,資金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汪園長表示,從2010年開始,他做了10年的兒童早期教育,發現無論是早教或者是課程類培養,很多小朋友在行爲和學習習慣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跟3歲前的成長環境不恰當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與其等出現問題再來解決,不如在前期給孩子們足夠的引導和干預,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習慣。”他表示,“但按照我們的體量、服務標準和照顧能力,實際上就昆明這個地區而言,應該每月收費在6000-7000元左右。如果是在廣東,月均基本是15000元左右的標準。”

現在該托育中心的收費每個月僅3000元左右,汪園長表示,整體處於成本價格。

爲何很多托育機構都不敢收高價?

這與很多父母對托育中心的收費承受力有關。調查顯示,家長們能接受的收費門檻較低,張靜稱只願意每個月出1000元的託管費,許梅則爲2000元左右。

因此,麥貝•伊恩托育中心的收費價格儘管家長都能接受,但盈利情況並不樂觀。

姚園長表示,“成本剛收回,無盈利,還遇到疫情,大頭都在房租、裝修、人員成本,確實很難。如果提價,很多家庭接受不了,母親只能繼續在家帶娃,無法就業。”

收費偏低還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老師收入偏低,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姚園長指出,她們托育中心目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月薪爲2500元,繳納五險。

原國家衛生部部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終身榮譽會長張文康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托育服務發展論壇上表示,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行業仍然面臨着配套政策法規滯後、供需矛盾突出、總量供給不足與結構失衡並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必須加強政策引導,調動各方面、各部門的積極性,推動建立普惠、普及、便捷的服務體系。

黃文政表示,從普惠托育體系的建設來說,國家也需要更多財政資金投入,可以先在一些地方實施試點。

姚園長認爲,托育行業很有市場潛力,但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現在提倡托育,可是沒有國家補貼,前期投資大,利潤太低。”

汪園長稱,目前暫時沒有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各方面的政策還處於起步階段,側重方向還是以行業標準和監管方式的制定爲主,資金或政策的支持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