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间最深奥的禅机,就藏在最简单的生活中。

心中有禅的人,即便每日只是简单的吃饭工作,也是一种修行;心中无佛的人,即便将他放入深山寺庙之中,也难以修成正果。

红尘是最好的修道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人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简单、放下。

人生悟道的真理,就藏在自己本心之中,和外在的一切形式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看不透这一点,只是一味追逐外界环境的清幽,并且让外在环境变化主导了自己内心的波动,那么这一生终究是一个慧根浅薄之人。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性天澄清,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误禅演偈,总是拨弄精魂。

天性澄明纯净的人,就是饿了吃饭,渴了饮水,都是在调剂自己的身心;心地沉迷的人,纵然谈论禅理,解释禅语,也都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

人生的道理就在简单生活中,不必刻意去外求,也不用过度沉迷于形式,只要内心纯真,放下自己主观意识的愚昧,意识到杂念对内心产生的纷扰,就能扫除物欲与杂念,进入心地清净的状态。

有一个小和尚负责打扫寺院的落叶,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因为每次秋冬之际,每天都有许多落叶随风落下,好像永远扫不完一样。

小和尚每天都要花很多心思在扫树叶这件事情上,这件事情也让他十分头痛,后来他为了让自己轻松一点,就想了一个办法,趁着师父不注意的时候,用力的摇树,想把落叶全都摇下来。

他认为只要这样使劲的摇树,就可以把今天跟明的叶子一次扫干净,小和尚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很开心,但是第二天早晨,小和尚打开房门一看,发现树叶依旧那么多。

这个时候师父就对他说:“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树叶明天依旧还会落下来,你能够做的只是把今天的树叶扫完。”

小和尚听了之后,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把生活当成一场禅修,对于生活的态度应该像小和尚扫落叶一样,不要去抱怨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因为这就是生活本身的状态。

很多人会抗拒这种“每天扫落叶”的生活,不想去扫生活中的“落叶”,而一个人抗拒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好的修行坦然地面对当下的人生。

当你不能接受本来的生活时,不管你的人生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你所感受的都是痛苦。

二、

所以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人生,把每天吃饭、做事、睡觉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好,你会发现,以前的那些阻隔会慢慢变少,生活中那些违心的、烦恼的事情也会逐渐消失,这是用禅心去生活的最好状态。

扫落叶这件事情就是修禅,修禅就是为了能够每天安心地扫落叶。

生命的过程本来是宁静的,安详的,当你内心不为外物所动的时候,外界的事物纷扰自然不会左右了自己的内心,但是当你内心充满嘈杂和杂念的时候,没有彻悟常理的心思,这样的生命过程,何尝不充满喧闹?

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有这样两句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不管一个人面对什么样的生活,都会将自己的人生当成一座牢笼,想要迫切地逃出去,比如说身处繁华都市的人向往着深山幽林,想要追求偏远的田园生活;而身处偏远山村之中的人,却向往着都市繁华,他梦想的是灯红酒绿。

但是很少有人明白,人生的状态并不在于人生所遇到的际遇和身处的环境,而是自己的内心,正所谓“观心”方可“证道”,“心远”地自偏狭。

心中若有一个主宰,生活才能像一场修行。

有一位老哲学家叫张中行,以顺其自然论哲学和诸多意趣风情的散文闻名于世,用自己的哲学理论也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

有人问张老先生有什么养生秘诀?

他说:“我没有什么养生秘诀,要说有,就是我这一辈子一不想做官,二不想发财,只是一门心思地做学问,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张老先生一生常说的话就是:我乃常人,就安于常态。

而这“安于常态”四个字,便是人间最高的境界,也是修行禅悟最正确的法门,以此道理生活,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