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一千零一眼”原创作品,欢迎大家关注、评论,谢谢)

周末,有一位贵州朋友来成都游玩,我陪她耍了两天,吃了几顿饭。

尽管四川和贵州省是邻居,高铁也早就开通了,但这位朋友还是第一次来成都。两天时间下来,她对成都是赞不绝口。

她觉得成都就是她想生活的那种城市,环境打造得不错,人们都很闲适,四川话和贵州话差不多,而且成都人一点都不排外。

成都人喜欢喝茶

或许这与我带她除了去大熊猫基地、成都博物馆等景点之外,去了人民公园和周边小巷子,以及川大附近街道转了几圈的缘故。当然,也有繁华的太古里、宽阔的天府大道。

她甚至有些感叹,要不干脆嫁到成都来吧。

不过,她对成都却有一个不好的印象。是什么呢?她嫌成都的菜里,放太多的花椒!

成都火锅漂浮着众多的花椒

星期六中午,我带她吃火锅。由于贵州也吃辣,她并不怕辣,所以我们要的锅底是红锅。待服务员将锅底端上来的时候,她看着漂浮的的众多花椒惊呼道,咋这么多?

我说成都这边吃火锅都是这样的,并问她要不要舀点出去?她想了想,说尝尝吧。

结果一顿火锅吃下来,她觉得自己整个嘴巴都麻了,舌头像是打结一般。

成都的菜里很多都放成颗的花椒

周六晚上和星期天中午两顿,我没再请朋友吃火锅,而是吃的中餐。但让她吃惊的是,火锅放的是成串花椒,怎么中餐的很多菜里,也是花椒粒呢?而且都不少。

朋友就好奇地问我,难道成都人都不怕麻吗?花椒不贵?

朋友说,成都的饭菜,做得很不错,能抓得住胃,这里的辣也不算什么,相对于贵州的辣来说,小菜一碟,但就是太麻了,十菜九麻。

繁华的市中心

朋友进一步解释道,他们贵州人也吃花椒,她老家就种了好几棵花椒树,但吃法和成都这边完全不同,是什么呢?她们是将花椒给打成粉,做菜的时候撒一点在里面即可。而成都这边基本上都是成颗成颗花椒的放。

我回忆了一下在贵州吃饭的场景,确实是有那么回事儿,贵州菜里,还真没什么成颗花椒出现。

贵州吃花椒大多是磨成粉

朋友说,她实在是没法接受这种吃法。她觉得放花椒粉做出来的菜,不麻,但有淡淡的花椒味道。而成都的菜由于放了很多花椒,反而把辣椒的味道给盖住了,只有一股麻味。

于是在星期天晚上最后一顿聚餐的时候,我特意给餐馆师傅叮嘱了一下,少放点花椒。嘿,当朋友吃了几筷之后,说终于不是很麻了,辣麻相适宜,正好。

贵州辣子鸡

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位贵州来的朋友,我认识的好几位省外人,也都对成都饭菜带给他们的麻记忆深刻,觉得辣都能接受,就是麻得慢慢适应。

甚至有在成都定居了十几年的一位同事,至今还没适应众多花椒给他带来的不适,在单位每次吃饭,他都会挑选出很多花椒,堆在他的面前,让我们很是好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