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交易日开启之前,拉塞尔·威斯布鲁克率先“炸翻”了交易市场。据知名记者Shams爆料,有消息显示威少想要离开火箭队,虽然没有向球队正式提出交易申请,但本人离队意愿比较强烈。

Shams是一名知名爆料记者,且ESPN等权威媒体也在跟进报道,威少离队消息绝非空穴来风。才加盟一个赛季就要“分手”,威少这事的确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1.看不到希望唯有离开

消息人士透露了威少离队原因:“对火箭的文化与责任感感到担忧,他想回归像雷霆时期那种球场指挥官的角色。”翻译过来就是,看不到夺冠希望、自己打球不舒服。威少擅长突破攻筐,哈登喜好节奏掌控,两个人都需要球权且不擅长打无球。尽管上赛季常规赛场均仍可贡献27.5分7助攻8.1篮板,但风格打法上的冲突,导致威少对球队的进攻方式不满。

不过威少从来不介意做出牺牲调整打法,前提是火箭队必须要有冲冠希望。可磨合了一个赛季,一切都只是泡影。威少当初冲着赢球文化而来,结果休赛期主教练和总经理纷纷离开,文化体系彻底崩盘令他大失所望。还有消息人士爆料,威少曾在更衣室主导会议,要求全队做出改变冲击胜利。哈登对此漠不关心,且球队高层未能有力支持威少。

总之,一系列因素扼杀了威少在火箭队冲冠之心。基于过往及未来愿景,外界也普遍认为威少应该拍屁股走人。雄鹿、湖人、快船和老鹰等,被认为是威少的理想下家。可实话实说,用威少做一笔合适的交易太难了,可参考2019年休赛期的保罗。

2.众将不满纷纷发声倒戈

一石激起千层浪,积压许久的情绪彻底释放,于是大家都摊牌了。美媒报道有多位火箭球员对各自处境表达不满,比如PJ·塔克不满意自己合同,别家3D球员都在涨薪,自己大包大揽却只拿着797万美元。最关键的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上赛季直到交易截止日后才执行球员选项。埃里克·戈登则是对自己位置不满,一会是球队主力攻击点,一会又化身射手当个“炮筒”,场上角色一直不够稳定。

丹纽尔·豪斯不满自己在进攻端的角色,使用方式和程度不如他意,据悉上赛季就与双巨头、主教练发生过口头争执。小里弗斯也加入“倒戈阵营”,因为对上赛季火箭队感到沮丧,他已透露拒绝执行球员选项。小里弗斯还爆料,某一场比赛哈登罚球不进后,随即朝自己指责怒吼。原因是小里弗斯站在板凳席前面,哈登认为干扰了他的罚球。

3.走极端路线落入死循环

不管威少是否离队、球队众将是否不满,火箭队内部铁定混乱不堪。所以我们要来批判罪魁祸首之人?不。先把矛盾先搁置一边,谈一谈更核心的问题:火箭队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哈登在雷霆磨练3个赛季后,以绝对核心身份入驻火箭。在休斯敦打拼一年,赛场表现赢得火箭高层认可,于是球队一番操作挖来大中锋霍华德。如日中天的后卫和巅峰末期的中锋,磨合3个赛季也没能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分道扬镳各自为战。霍华德出走,就是火箭的转折点。

彼时哈登已名震江湖,继“姚麦”之后,火箭总算迎来一位巨星级人物。既然有超巨坐镇,必然要打造冲冠阵容。可火箭却中了“小球之毒”,选择走极端路线。2017年挖来保罗,“灯泡组合”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西决惜败勇士。抛开保罗意外受伤,这个建队思路其实没有问题。在阵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顶级核心持球扛起球队,利用磨球出手实现投篮效率最大化。

结果合作第二个赛季崩盘,这要怪保罗老矣,还是哈登不作为?使用效率最大化,本就是不健康策略。说一个稍微形象点的例子,一个运动员可以靠激素药物赢得冠军,但场场比赛都这么做,身体扛不住、成绩必下滑。火箭就是这么个状况,把所有低效球员交易出去,以哈登为中心构建最大化效率阵容。保罗、阿里扎和卡佩拉等,惨遭甩卖成了弃子。

极端路线行不通,火箭又无法掉头重建,于是上赛季出现了“魔球”赌博式阵容。火箭队高层要是当初狠心砸钱留住实力班底,再多给保罗一点耐心,说不定球队早已染指冠军。就为了不交奢侈税,拆东墙补西墙,把球队搞得外强中干。可高层心里也苦,队里有个集权的一己之力型砍分狂魔,他搞不清楚自己能和谁兼容打球。若是不作为,哈登就要飞。只有频繁试人,结果球队乱糟糟。

那罪魁祸首是哈登?也不能这么说。哈登以最高效的形式得分,并且高阶数据制霸联盟,打成“字母哥”模样还不好啊?事实上火箭队沦落至此,更像是积重难返的过程中,必然导致的一种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