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金融中心 CBD光影 摄影:汪国桓

2016年竣工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共118层,是目前深圳最高、中国第二高、世界第四高的建筑。它代表了新一代亚洲地区的摩天大楼:超高、高密度和多重连接。龙脊似的天际线以一气呵成的气势象征着企业与城市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现代感的塔楼立面既具时代感又富标志性,震撼的观光平台让人体验凌空漂浮感、效果震撼。每一座“深圳第一高楼”,都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标注​。平安金融中心是深圳发展的里程碑建筑,浓缩了深圳这座改革开放之都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是深圳的新地标,和市民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

深圳图书馆 灵魂的栖所 摄影:陈顼颢

深圳图书馆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宝安县文化馆图书室,是清拆破庙后建成的一幢二层楼瓦房,面积仅有300平方米。在先后三次筹建新馆后,至1986年,馆藏数量便已达到近20万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才有了今天的形态:一幢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建筑,走进大厅,全开放、无间隔的“模数式”布局明亮通透,带给人丰富而有张力的空间体验,银色的巨大树状结构体支撑着屋顶,“树枝”向上生长,在每一层形成不同的视觉观感。它是中国第一个不需要任何证件即可出入的图书馆,提供阅览座位近2000个,馆藏图书1018.72万册(件)。这里为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使其能够在陌生的城市获取精神的慰藉。

深圳音乐厅 结构之美 摄影:刘伯良

与图书馆“银树大厅”相对的便是拥有“金树大厅”的深圳音乐厅。当“金树枝”与“银树枝”成为了它们彼此的标志物,似乎也隐喻了深圳文化“黄金白银时代”的到来。音乐厅天生高雅,由享誉国际建筑界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屋顶如一排黑白的钢琴键,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能听见隐隐的天籁之声,内部峡谷梯田式的观众坐席,岛式舞台,巨型管风琴,每个细节的设计都专业而优质。如何以更亲民的方式提供高雅的音乐服务,音乐厅始终在不懈耕耘,除了定期举办讲座、普及培训,音乐厅还尝试举办户外音乐会、展览会,以及前卫的实验剧目演出,让更多种类的音乐走进深圳,也走进深圳人的耳朵里。

(撰稿:刘红豆、程橙诚、刘平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