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文学天空散文随笔#

骟猪匠这个职业自古有之,直到现在也还存在,只不过政府已将其规范,归入了畜牧畜医的行列。

骟猪就是在猪还是幼崽的时候对其进行阉割,使其长得快,增膘快,肉质鲜美,无膻骚味。

旧时的川西坝子从事这个行业的匠人大都是鳏寡孤独和带残疾的人,不大被人瞧得起,原因大概是这个行当干的是“断子绝孙”的活。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旧时的川西坝子骂人最狠毒的话就是“断子绝孙”,且这活儿还被人认为是脏活、丑活,所以但凡有点生活来路的人都不会去干这活。

不过,是活儿就得有人来干,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不,解放前川西横山子一带的骟猪匠张边花就很了不得,骟猪也骟出了名气,人称“张一刀“。

“边花”是川西一带对瞎了一只眼的人的称呼,如同北方称“独眼”,虽无特别的恶意,却也多少有点歧视的意思。张边花是小时候同小伙伴们“打仗”时被小伙伴用竹杆刺瞎的,伤了视力,做不得农活了,就学了骟猪这门手艺。年岁大了以后,大家就不好意思再叫他“张边花“了,因其骟猪手艺好,改称张一刀,只在背后摆龙门阵时才称其”张边花“

在川西农村,别的匠人大多要走村串户揽生意,别看张一刀就是个骟猪匠,谁家母猪下了猪儿子,早早的就要去给他打招呼,选个日子某月某日到家来骟猪,用现在时髦点的话说叫“提前预约”。张一刀骟猪的手艺好。好在哪里?好在他骟猪活儿做得干净。骟猪骟得不干净,猪喂肥了,杀出来的肉有腥骚味。特别是草猪,若是那卵巢残留过多,猪儿长大后甚至还有发情的现象出现,这时候主人家就只有叫苦了,当肉猪杀嘛,没有人买,当母猪喂嘛,下不了崽崽。张一刀骟过的猪,百分之百的干净。再一个是张一刀骟猪时刀口开得很小,消毒又做得好,极少有因感染而致小猪崽死亡事故,成活率高。成活率高就意味着经济效益好,因此请他骟猪的人家特别多。

听老辈子们讲,张一刀已经60岁了,还在横山子一带骟猪,别的骟猪匠到这个年纪早已是老眼昏花,看不准刀口了,张一刀说,不是吹,眯到眼睛下刀,差了一颗米,你把包包给我提来甩了。

那阵只要一听到林盘里有小猪儿叫,小娃儿们就晓得张一刀来了,有“嘎嘎”(旧时川西一带小孩子对肉的俗称)吃了。不大一会儿功夫,张一刀侧边就围了一堆小娃儿,在等到抢“嘎嘎”。小猪儿分牙猪和草猪,牙猪为公,草猪为母,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啥不直接称公或母,而称之为牙猪和草猪,这就是民俗吧。草猪骟的东西,筋筋网网的,没有用处,小娃儿的眼睛盯到的是牙猪的两砣。

骟猪匠的行头很简单,一个牛皮缝制的口袋,里面装着几把骟猪专用的刀子,一瓶消毒用的酒精或碘酒。张一刀只要一走进主人家的院子,那些小猪儿仿佛知道有大祸要临头了,一个个在圈中惊叫着乱窜,那头老母猪也吭哧吭哧地原地打转,想护着它的小猪儿。张一刀将骟猪刀横咬在嘴上,独眼一瞟,见惯不惊地提起一只小猪儿往地上一按,一只脚踩猪头,一只脚踩贴地的一只后腿,见是只草猪,食指和中指在小猪儿下腹部一按,擦上一点酒精,取下骟猪刀一划,还没等你看清楚,又把骟猪刀一掉头,用那带着半颗豌豆大小的刀柄伸进刀口处,就那么三掏两掏,就把草猪的东西理抹出来,一刀就干净了。

“哦呵!”这个时候小娃儿就特别的失望。

骟到牙猪,张一刀只要挤出两个“蛋”,娃儿们便一阵高呼,张一刀这时候就显得很兴奋,只见那把明晃晃的骟猪刀在他食指和中指之间像风车一样转动,还用一只眼飞快地扫了大伙一下,眼光中带着几分得意,就在停下来的一瞬间顺势一刀,把小牙猪的根给斩了。然后故意将两个“蛋”高高举起,逗得小娃儿一阵蹦跳去抢,逗得差不多了,再往空中一甩,娃儿们便是一阵争抢混战。其热闹状有时把在旁边看热闹的大人也感染了。

小猪儿快骟完的时候,还没有抢到战利品的小娃儿就慌了,在小猪儿的尖叫声中拼命往前挤,以期争抢到最后一点胜利果实。张一刀这时候就伸出沾有鲜血的手往挤在前面的小娃儿面前假装抓上一把,吼道:来哇,老子把你一起骟了!骇得小娃儿四散逃窜。

每次骟猪,总会有十个八个战利品,多的时候有十多二十个,大伙凑在一起,到小河沟里去洗干净,洒上点盐巴、干海椒面、花椒面,用南瓜叶或芋荷叶包好,放在柴火堆中烧熟。打开时,嗬哟,那个香啊,想起来都还在流口水。

张一刀到解放初期都还在操刀骟猪,后来实在年岁大了才放下他那把刀子,进了养老院,终老一生。

本文由何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何民,男,四川成都都江堰市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年轻时酷爱文学,在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后因长期在国企担任高层管理职务工作忙碌而搁笔,2011年退休后重拾爱好,先后有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散文百家》《辽河》月刊《唐山文学》《大众文艺》《中国法制文学》《龙门阵》《草地》等数十家报刊,有作品多次荣获各类文学奖并收入各种选本。著有诗集《青春之神》。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张学文:冬夜女人的心事|小说

孙大权:迟开的兰花|报告文学

朱义海:难忘乡村露天电影|散文

许福元:妻子是一本书|散文

许福元:敬礼的将军|小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