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对肾脏这个身体重要器官的相关检查不可缺少。其中随着肾病人群的增长,体检中对于肾脏功能的检查尤为重视。

有些患者肾功能检查正常,但却可能得了肾病,其中与肾脏自身的代偿性强大有关。

肾脏相对于其他器官,在人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体内水、酸碱、电解质的平衡,过滤全身血液,排出过滤的毒素等等。肾脏的代偿性针对发生的轻微炎症自己就能消灭掉,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随着肾功能发生实质性的损伤后,

受损超过50%,各种症状就开始出现,且指标检查往往出现明显异常。

肾功能指标,你看对了吗?

肾功能损伤也就导致了肾病的发生。要评估病情的严重性,及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一些指标就变得尤为重要。尿检、血常规、血生化及肾脏B超是检验肾功能的基本检查。肾病掌握病情变化,具体的要看这三项指标:

1、尿蛋白相关

80%的肾病患者发现病情,往往是体检时发现尿常规异常,其中比较敏感的指标就是尿蛋白和尿潜血。反应出肾脏肾小球的损伤情况,及肾脏内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尿蛋白相关指标分别是:尿常规尿蛋白、进一步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

尿常规中尿蛋白是最易发现异常的一项指标,但反应肾功能具有不确定性,易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干扰,如喝水量、运动、饮食等等。如果出现+、2+、3+等,必须进一步查定量,明确肾小球受损的情况。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是尿液中白蛋白的成分,主要用于检测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蛋白流失的情况。一般超过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超过30mg/g,需要高度警惕,尤其有慢性病史的患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这两项指标具体替代性,都反应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哪一项升高都表明肾功能损伤比较严重。

尿蛋白是影响肾功能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贯穿于整个肾病发展的过程,加速肾衰竭的发生。因此不论是处于肾病早期还是中后期的患者,都要关注这项指标的变化。

2、血生化指标

主要包括血肌酐、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这些指标,反应的是肾脏的排毒功能。

血肌酐不用多说,是非常“出门”的判断肾分期的关键指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肾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肌酐升高,所以不能判断早期肾功能的情况。

尿酸、尿素氮指标具有广泛性,没有肾病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所以同样不作为判断肾病早期情况的指标,但可作为中后期肾脏排毒功能的代表之一。

胱抑素C是一项相对敏感的指标,与血肌酐不相上下。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内源性的指标,比较准确。

如果这类指标均出现异常,往往说明肾病已发展到了肾功能不全阶段甚至4、5期,肾友们要注意排毒治疗,缓解肾脏的代谢负担,同时延缓尿毒症的到来。

3、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是肾脏发挥各方面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率的情况是肾脏整体功能情况的缩影。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表明大量肾小球等细胞不断发生纤维化,最终完全坏死,肾脏也在一点点萎缩。虽然肾小球受损不能恢复,但是提前阻止肾小球的病变,对延缓肾衰竭更有意义。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