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发生后,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延缓肾功能的衰竭?

并非所有肾病都会发生肾衰竭,但预防肾衰竭是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越早考虑对病情越有益。

除了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日常对肾脏的保护更为关键。

如果你边吃药还一边做一些不利于肾脏健康的事,不仅治疗白费了,还可能会加速肾衰竭。

保护好肾脏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肾脏最不“喜欢”这5件事

1、血脂血压高

本身与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的慢性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几率要比常人更高。肾病发生后,“三高”也是破坏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细胞的主要因素,会直接影响肾功能稳定。

因此肾友们必须积极控制“三高”水平,尽量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

2、饮食不节制

吃的重口味、过于丰盛是造成肾病的主要因素。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导致体内水钠代谢失衡,引起肾小球的高滤过,造成损伤。此外,每天偏爱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会造成营养过剩,高蛋白饮食会加重尿蛋白的漏出,激发肾脏炎症反应,加重对肾小球的破坏。

3、睡眠不足

肾病本身会导致睡眠不佳的症状,如果还不注意调整作息,有熬夜的习惯,造成睡眠不足,不仅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还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脏病发生的风险。且睡眠不足会潜在消耗免疫力,不少肾病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再加上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抗病能力差。极易发生感染的情况,造成病情复发。

4、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那么你知道除了会损害肺部健康,也会伤肾吗?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也需要肾脏来消化过滤代谢,沉积到肾脏会对本就“残破”的肾功能造成损害。且肺部发生病变也会引起全身健康状态下滑,肾脏也不能幸免

5、情绪起伏波动大

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肾病的稳定。如果过于焦虑、易发脾气等,会导致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也会出现明显波动。部分肾友可能会有发现,按时吃药,低盐低蛋白饮食,但尿蛋白有时候就会突然复发,消极的情绪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能完全改善掉这些习惯,为肾病治疗创造良好环境,病情恢复的效果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日常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更有益于肾病的恢复!

2类食物可以多吃点!

一、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符,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适当摄入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对提升免疫力,强身健体有一定的益处,更有助于肾病的恢复。

有些患者疑惑:不是不让高蛋白饮食吗?这不是冲突吗?

当然不冲突,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同时可以弥补丢失的大量大分子蛋白,对病情益处较大。当然需要管理好摄入量,不能无限制地吃,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研究表明摄入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常见包括谷类、 薯类、坚果类等等。饮食结构中增加这些食物,更有助于病情恢复。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