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出肾病后,患者及家属们普遍比较关心两个问题:

慢性肾病能治好吗?

肾病一定会发生尿毒症吗?

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肾病能治好吗?一定程度能。部分病理较轻的肾病,发现的及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有浑身乏力、腰背酸痛、食欲不振等情况,但不严重,及时用药干预纠正,可以达到临床的治愈,不需要在吃药,只用定期复查。

但也不完全能。如果你的病情发现时就已经肾功能不全了,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下降,损害的肾细胞无法逆转,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治好的可能性。但不能治好不代表不能控制,相比早期来说,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限制饮食等日常习惯,定期复查,没办法摆脱肾病,从这个角度来看达不到完全治好。

那不能完全治好是不是一定会尿毒症?

慢性肾病的特点就是病程长,要长期维持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是稳定的还是会发生恶化,有较多影响因素。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发生尿毒症。一般符合这5个条件的肾友,尿毒症风险会更小!

1、原发性肾病按发病因素,慢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两类。原发性肾病主要表现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损伤,没有明显的基础性疾病及诱因。

相比较而言只需要抑制肾脏自身的炎症反应,同时控制好尿蛋白、水肿等症状,而不需要担心继发因素。

而一些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在稳定肾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治疗基础性疾病,红斑狼疮、糖尿病等,两方面均稳定住肾功能恶化速度才能减缓,因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2、没有血压高血压水平一直比较平稳的患者,肾脏血液流通比较顺畅,对肾小球等肾细胞的压力较小,整体肾功能也就能保持稳定。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的患者,及时将血压降下来,肾衰竭的风险也能明显下降。一般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部分患者需要常年坚持服药,监测血压的情况,是稳定血压及保护剩余肾功能的关键。

3、没有严重并发症肾病发生后随着肾功能的下降及肾脏一些调节作用的失衡,多数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典型的如水肿、乏力、头晕头痛、腰酸痛等等,这些症状对肾病本身没有太大影响,基本随着病情的缓解也得以恢复。

除了这些基本症状,还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容易找上门来。如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等,这些症状往往是致命的,且不易完全缓解。多发生于肾病中后期病情较重且年龄较大的患者。不一定是发生在肾衰竭之后,因此会增加尿毒症的发生。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往往不会太差。

4、肾脏没有明显缩小超过30%的肾小球发生纤维化后,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肾脏体积减小,发生萎缩。有些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也可能没有明显肾脏缩小,这种情况是比较乐观的。肾衰竭的风险也会减小。

你的肾功能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有哪些问题?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