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16日市区细颗粒物浓度随相对湿度变化情况。受访者提供

据大连发布

网友提供

15日-16日大连市激光雷达扫描图。受访者提供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刘蕴哲

11月15日至16日,由于持续受到上游区域污染传输影响,同时本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湿度高、风速小,叠加夜间大气边界层降低使环境容量下降,大连市区出现污染天气。

污染过程解析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表示,15日我市受均压系统控制,并长时间与上游山东西部、京津冀西南部处于同一气压场内,地面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西风,风向稳定。西南方向城市空气质量以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为主。

15日10时起,我市开始受到上游污染物持续输送的影响,细颗粒物浓度不断升高。同时,自12时起市区相对湿度持续增长,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15日19时至16日10时,市区湿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细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

由激光雷达扫描图可知,从14日16时起,我市上空出现污染气团,随后逐渐向地面沉降;15日16时污染气团完全到达近地面,对我市影响加重。15日夜间大气边界层高度大幅下降,15日夜间至16日边界层仅为200米左右,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物积累。

预计18日空气质量将明显改善

经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大连市气象台会商,16日大连市持续受均压系统控制,天气较为静稳,湿度较大,扩散条件不利,污染过程将持续,16日为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今日主导风向转为东南风,但风速较小,湿度仍较高,空气质量将小幅改善,预计今日为轻度-中度污染;18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预计18日为优-良。

“保良减污” 我市在行动

秋冬季是雾霾的高发季,为进一步强化各项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0月末,市蓝天办印发《大连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采取30项措施全面加强对燃煤污染、工业污染、移动源污染、扬尘污染管控,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完成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并力争将重污染天气控制在4天以内。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针对达不到重污染天气启动条件但可能出现轻度、中度污染日的情况,开展“保良减污”执法检查工作,当全市AQI实时达到100以上时,执法队组织强化对燃煤锅炉、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等各类污染源执法检查。

11月15日至16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执法车辆37台次,检查供暖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62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