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地处川渝门户开合之枢、居中通衢之纽,是东进重庆、西入成都的重要门户。

“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和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成为新时代遂宁实现成渝中部绿色崛起的时代最强音。

以开发开放的胸怀和格局,锻造产业兴城、实体兴市的跨越坐标:全市经济总量近四年在全省排位跃升3位,去年增长8.1%、居全省第2位,上榜“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2.9%、居全省第5位,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省第一方阵。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为重点,聚力建体系、育集群、强主体,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以更大力度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省委有部署,遂宁有行动。一系列在遂宁落地生根的政策措施给出了鲜明的答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实现中部崛起”“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5+2+1’现代产业体系,做强5大优势制造业”“深入实施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一号工程’,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

工业兴则经济兴、产业稳则经济稳。

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说,遂宁要聚焦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重大核心产业科技创新攻坚突破,不断提升锂电及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5大优势制造业竞争力。

工业挑大梁。遂宁从优先发展优势制造业破题,通过主攻五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绿色制造业,为遂宁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坚实的产业支撑。

有资料显示,1-8月,遂宁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5户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产值平均增长13.5%,100户重点监测企业产值平均增长10%。上半年,遂宁五大优势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遂宁站高谋远,抓发展、稳市场、强保障,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市建设,挺起成渝中部绿色崛起脊梁。

景城一体的遂宁经开区(刘昌松 摄)

抢先机 站高谋远高质量

10月27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遂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国(遂宁)锂电产业大会在遂宁开幕。大会发布了《遂宁市锂电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1-2031年)》和《遂宁市锂电人才规划白皮书(2020—2022)》,再次明确了遂宁锂电产业发展的路径。

作为“中国锂业之都”,截至目前,遂宁全市拥有各类锂电企业39家,其中规上企业26户。在深入实施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一号工程”行动中,遂宁正奋力打造以射洪、安居、蓬溪3个专业园区为基础,遂宁高新区锂电小镇为重点的承载平台,初步构建“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产业链。计划到2025年,全市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基本建成“中国锂业之都”;到2030年,打造成为亚欧大陆锂电产业核心基地,建设世界级先进锂电产业集群。

以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一号工程”为牵引,遂宁制造业扛起高质量发展大旗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遂宁市安居区,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驾驶室冲压、焊装、涂装……各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总装车间主任助理胡江说,单一车型江淮每分钟可下线一辆。在这里,以分钟为单位生产“遂宁造”。

天齐锂业研发中心(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 供图)

遂宁经开区,成工重工遂宁新基地,近6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上百名工人分四个班组交叉作业,正在同步推进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该项目已经进入搬迁阶段,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

在这里,重大项目正在以“一天一小变,一月一大变”的速度加快推进。

同样,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一刻不停,工人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董事会秘书艾克华说,得益于遂宁复工复产快,企业产品迅速抢占了市场,获得了订单,以往获取一个上市公司订单需要验厂、打样、小批量生产等系列考察,疫情期间开辟特别通道,以前需要1-2年的考察时间缩短到1个月。在这里,以月为单位抢占市场订单。

位于遂宁经开区利普芯微电子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序生产(刘昌松 摄)

“企业正在扩产能”“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产值逐年递增”……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遂宁的企业则呈现出开足马力、订单不停的生产景象。每分、每天、每月,“遂宁制造”迅速走向市场。

速度,是这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快,谋划部署快——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年,遂宁就已成立市“5+2+1”现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并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几个月后,遂宁市“5+2+1”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出台。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遂宁持续推进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五大优势制造业工作机制,加快编制“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规划,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产业稳步发展。

快,政策响应快——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后,遂宁积极抢抓机遇,率先与重庆市潼南区签订“遂潼一体化1+17”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遂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组织召开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了认识、明晰了路径、找到了抓手。

快,复工复产快——今年2月2日晚,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下发通知,明确2月3日之后,遂宁市生产性企业在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前提下,可以灵活安排复工,有序组织复工复产。

“快、快、快”,遂宁积极响应、抢抓机遇、迅速落实,赢得了一场制造业发展的速度战。

站高谋远高质量。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遂宁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发展壮大五大优势制造业,到2035年,遂宁将基本实现制造业现代化,参与资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深度融入全国产业分工体系,建成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强市。

成工重工总装车间一角(张小星 摄)

稳市场 产业赋能强根基

“今年9月30日,我们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今年全年营收将实现2亿元,目前正在设计第3期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建设。”一见到四川鸿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凤翔,他就兴奋地向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作为目前中西部唯一研发、生产吗啉及衍生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鸿鹏瞄准了精细化工领域,产品涉及表面活性剂和吗啉,主要应用于医药、建材、日化等领域。

同一时间,同样的喜悦也出现在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公司总经理谢杏梅脸上。她说,上半年生产的库存早就销售完,目前新的生产设备已经进厂安装,今年销售收入将达6亿元。

……

订单满满,不愁市场,遂宁的企业家“活得”很滋润。探究原因,企业家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利普芯的谢杏梅说,提前研判市场动向,上半年市场不好的时候抓紧生产,为下半年做好准备。英创力的艾克华说,精准战略定位,广撒网,企业在册客户3000多家有效降低了风险。四川江淮的胡江说,四川江淮以“做强做大商用车”为战略指引,通过践行营销4.0、精准行销等营销创新举措,充分激发网络活力,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及江淮轻卡在西南区域的市场占有率。

今年,一大波好消息花落遂宁:遂宁经开区国家基础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遂宁蓬溪被授予“中国门都”称号;遂宁被授予“中国肉类罐头之都”……

高金食品(遂宁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供图)

众多“国”字号荣誉的背后,是遂宁牢牢把握“产业强市、实体兴市”这个要务,以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同时以产业高端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的遂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邓正权表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抓好产业发展‘一号工程’,加快射洪、安居锂电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全省动力蓄电池梯级开发及回收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做响‘锂业之都’品牌。加快推进康佳电子科技产业园、上达电子、成工重工、新锂想、摩天时代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天齐锂业、沱牌舍得、四川江淮、盛马化工等重点企业做强做优。”

遂宁经开区凡立美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赶制订单(刘昌松 摄)

强保障 营商环境促跨越

在邵革军看来,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城市名片和核心竞争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遂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选择。

11月4日,邵革军深入遂宁经开区、遂宁高新区和大英县,调研督导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在遂宁经开区,成工重工轮式装载工程机械项目一期厂房修建完毕,正逐步安装机械生产设备,预计12月可初步投产。邵革军来到新建成的厂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等情况。

在遂宁,重点项目市委书记带头亲自调研督导已是常态。为更好地保障项目和企业的顺利运行,遂宁还在后勤保障上下足了功夫。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余介绍,遂宁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做好做实运行调度,以周为单位建立大工业及重点企业电力指数通报制度,以月为单位建立工业增值税及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通报制度,通过每周对重点工业企业进行日均用电量环比,切实强化工业经济监测预测预警。

在遂宁,一张小表格,可以起到大作用。

数据显示,遂宁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点针对企业开办、企业注销、跨境贸易、政务服务、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等27个方面不断进行优化提升。

安居磨溪天然气净化厂(安居区委宣传部 供图)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飞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遂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动能支撑。2019年,遂宁市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投资金额1098亿元。今年1—10月,遂宁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2个,投资金额1267亿元。

“沿着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将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区域协同平台,着力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夯实在成渝地区实现中部崛起的基础支撑,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邵革军说。(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小星 刘琳 张琳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