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航拍) 李异炳 陈凯年 王杰己 摄

11月11日,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

在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创建中,民勤县立足西北内陆河湖特点,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总体目标,开展“织密一张责网、创新一项机制、制定一套规划、治理一泓清水、实施一批项目、形成一组经验、弘扬一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河湖创建,打造“三河一库一湖”示范河湖长廊,取得了明显的治水成效,建立了完善的管护机制,为全国内陆河干旱缺水区季节性河湖管理及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样板。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重要绿色屏障。由南部进入的石羊河是县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源,石羊河水系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其中6条支流进入该县后经蔡旗断面流入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航拍 ) 陈凯年 王杰己 摄

2019年11月,按照东西南北中全覆盖、向中西部倾斜的原则,石羊河被水利部确定为甘肃省唯一的全国17个示范河湖之一。民勤县纳入示范河湖建设范围的河流有3条138公里,湖泊水库2座。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民勤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制体系,全县共设立河长111名(其中:县级河长7名,镇级河长32名,村级河长72名),设立湖(库)长8名(其中:县级湖长4名,镇级湖长2名,业主湖长2名)。印发《全县河道湖泊实施河湖警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实行“河湖警长制”工作机制,设立县级警长1人,镇级警长14人,实现了河湖警长设立全覆盖。坚决清理整治围垦湖泊、侵占水域、超标排污、违法养殖以及非法采砂、设障、捕捞、取用水等活动,集中整治湖泊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问题,形成河长制湖长制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协作共治的良好局面。

民勤县先后开展河湖“清四乱”、冬季攻坚行动、河湖采砂专项整治、“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河道垃圾2694吨,拆除河道简易羊棚、厕所26座,违建桥梁1座、违建河堤3.8公里,河湖岸线违建224平方米。定期清理河道沿线及库区内的垃圾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打捞漂浮物80吨,确保河湖有人巡、污染有人管、设施有人护。

民勤县从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出发,开展河湖生态治理,维持河湖自然形态,如今,石羊河干流河岸带植被覆盖度达86.08%,红崖山水库至青土湖河岸带植被覆盖度达88.63%。

石羊河尾闾湖——青土湖 李异炳 摄

同时,民勤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示范河段内无超许可、超计划取用水现象。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压减农业用水,保障生态用水。2020年4月,向外河下泄生态流量339万立方米,干涸30年之久的外河重获新生。从2010年开始,连续11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流量3.1亿立方米,干涸50年之久的青土湖重现碧波,青土湖水域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回升1.11米。

在此基础上,民勤县着力打造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红崖山水库水利风景区、红崖山水库展览馆等水文化旅游景观,营造候鸟栖息空间,保护传承弘扬民勤水文化,水文化景观与河湖景观相得益彰,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县旅游接待人数97.5万人次,同比增长9.8%,旅游综合收入达6.12亿元,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目前,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项目已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这不仅是对我县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以此次验收为契机,紧盯全县河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常态化开展巡河湖工作,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争取项目,加强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拓展示范河湖效应,按照示范河湖的标准和验收导则打造每一条河流。”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赵兴彦说。

记者:陈凯年 王杰己

编辑:裴艳春

责任编辑:陈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