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追剧也很神奇,动不动就给上了一节文化课,其实读过历史书,对于嫪毐绝对是有些印象的,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江湖风雨洗礼,脑子里剩下的只是一些浮云飘影的常识,似是而非,又像又不像的混淆,没有了当初学习知识的纯粹烙印感。想当年,一部《汉武大帝》被老师科普之后,彻底燃烧了学习历史政治地理的兴趣,扳着本古代地图研究着一系列问题,如今想来也开心。或许,涉及史情的影视题材,多多少少都会勾起人们学习的兴趣点。

港真,第一次在B站刷到《寻秦记》,满屏幕出现嫪毐的名字时,觉得弹幕大军全部是文化人的赶脚,要怪就怪小时候家里左右摇摆天线的闭路电视,只能收到几个地方台,弄得成了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郭德纲讲过一个单口相声,说道两个乱转悠的赶考生,误把供奉宋太祖赵匡胤的“太祖庙”念做“大姐庙”搞出很多笑话。那不知道有没有人一眼望到嫪(lao)毐(ai)两个字时,直接蹦出谬(miu)毒(du),其实认成形近字也算情有可原,因为偶尔文盲也乐趣无穷呢,理不歪笑不来嘛。

言归正传,今天看到有人评论江华扮演嫪毐时,有些表情神似他的另一经典角色金蛇郎君,确实,比如单侧嘴角一撇和经常性的冷面孤傲,两个角色是有一定相通的地方,不过,连晋右手在和项少龙比武废了后,有一大段落魄戏,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的。金蛇郎君为了获得金蛇秘籍骗取何红药同情时展现的弱小,掺杂着报仇的真和为达目的故作痴心的假,是有些虚伪成分的。而连晋为了拜心狠手辣的左手剑客嫪毐为师的一波三折,却呈现的是为了让乌廷芳看到他振作的样子,施展着全部的诚心诚意,如若不是嫪毐威逼下欺侮了乌廷芳,也许连晋未必会杀之而快取代了嫪毐,连晋听着乌廷芳的惨叫,一边饮酒一边痛苦地跑出去,那时的他是脑中空荡荡如被火炙的灼烧感。

盛气凌人高吊着马尾辫的连晋,表情是稀缺资源,当成了右手拿不起剑的废人时,披头散发沿街乞讨的他,脸上才有了波动。他风光时,我们很难产生共情,毕竟成功人士是少数,艳羡的成分倒是有。他落难了,我们发现,高高在上的人也有不如普通人的一面,进而同情之心泛滥。《武状元苏乞儿》里苏灿一脸扎进煤灰里怕被如霜看到,和连晋被乌廷芳看到那惊讶慌乱的眼神透过乱发一样,这种屈辱没自尊应该是男人最承受不住的吧。

附议:有人提议想看江华丰富面部表情的戏,一定要找出《戏王之王》,这点我绝对同意,蒲俊张扬的个性体现在脸上的飞扬,一瞬间就会春暖花开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