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网,兜底线,逐年提升保障水平,不落下一名困难群众。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工作狠抓“三个强化”,全力落实各项政策,不断加大保障力度,民政事业自身建设能力全面加强,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为全县基本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战役提供了积极助力,为“十四五”时期民政工作开局起步打好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兜底保障能力,全力以赴助脱贫。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印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根据省市意见制定出台我县实施方案,促进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印发了《静宁县临时救助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制定《兜底保障专项提升行动方案》,严格落实领导包片和干部包乡责任制,全面排查薄弱环节,逐项查漏补缺、对账销号,组织全局干部开展入户核查1168户,审核规范档案资料1.1万份,调整保障对象927户2722人,做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于4月份全面完成低保提标,1—11月全县共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68亿元,惠及7.8万名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众和孤儿等特殊群体。

二、强化扶困救弱能力,凝心聚力送温暖。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为47名孤儿发放前三季度助学资金35.25万元。配齐配强乡(镇)政府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落实定期实地走访制度,全面靠实监护责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倡议号召全县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关心、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提前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通过政府采购发放实物的方式,拨付资金1047.9万元,为1824名城乡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购置了煤炭、棉衣、棉裤、被褥等基本防寒物资,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三、强化工作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上台阶。创新开展服务特困对象行动。针对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视觉贫困问题,组织民政干部对全县207户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的住房穿衣、用水用电、环境卫生等基本生活状况和集中供养意愿进行了排查摸底,采取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的方式,安排专业保洁人员上门提供环境卫生清理服务。创新开展服务脱贫攻坚行动。引导15家社会组织采取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消费扶贫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参与产业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志愿扶贫等重点领域脱贫攻坚,扶贫工作覆盖22个贫困村,直接受益贫困人口667人。创新开展服务基层民政行动。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帮联工作法,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帮联乡镇民政工作,通过与乡村干部共同入户调查、共同分析算账、共同填写表册,协助乡镇开展低保认定、特困供养、档案规范等工作,促进了县局与基层工作的深度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