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赛季中超联赛已经降下帷幕,经历了2个月魔鬼赛程的球员们终于获得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之后便要继续开启各自的亚冠、足协杯比赛任务。同样开启新一轮工作任务的还有足协,有消息称近日他们正在加紧拟定一项新的政策,确保“一年一政”的中超光荣传统不能丢。

跟以往一样这项新政推出来不会让外界感到舒服,尤其是对那些国脚或优秀本土球员而言,这项新政推出后几乎能让他们直接看哭!据悉足协这次将矛头再次对准了本土球员们年薪问题,继2020赛季实行“本土球员国脚系1200万元封顶,非国脚系1000万元封顶”的工资帽后,他们计划将在新赛季将这个缩减工资的“帽子”上加一个Puls--500万元封顶!其削减力度足以让每一位本土球员闻风色变。

或许不少球迷仍然记得2020赛季中超开始前,那场骇人惊闻的本土俱乐部“退出浪潮”,席卷范围甚至涵括了中超、中甲、中乙等国内职业俱乐部。当时包括天津天海、广东华南虎、上海申鑫、四川FC、延边北国等共计14支俱乐部宣布退出中国足坛,其退出原因都几乎离不开一个问题:没钱!

众所周知“玩足球”是一个非常烧钱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极高,即使俱乐部老板舍得花钱也未必能够获得成功,从而导致了一些俱乐部在财政问题上快速崩盘继而走向灭亡。比如广东球迷颇为熟悉的广东华南虎(前身是梅县铁汉生态),2018赛季晋升到中甲后他们当即在酒店向球员发放了2000万元现金奖励的震撼场面还历历在目,他们还大手笔引入了包括穆里奇、阿洛伊西奥等一众好手,所以当时他们被外界冠以“中甲恒大”美誉。

只可惜好景不长,虽然老板刚开始的时候舍得砸钱,但是球队连续2个赛季一直处于中甲中游位置,到了2019赛季后半段俱乐部经济出现严重问题,多位核心球员相继出走,俱乐部挂牌转让多时未果后宣布破产退出中国足坛。看到这里或许不少球迷会认为:足协做得对,限制俱乐部不要乱花钱,才能更好地保护好一支球队。

但事实上,如果您的想法和足协一样那恐怕只会是一般见识,准确来说: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没有看到到根源。接下来小编要开始反转了。我们就拿广州恒大来举例:根据恒大集团财务报表显示,2019中超赛季恒大总收入为9.5亿,在这近十个亿的收入中电视转播分红8700万元,门票收入5726万元,球迷商品收入3672万元,这三项加到一起也只有1.7亿左右!

另外在广告收入方面,恒大俱乐部收获5.6亿元,但这是恒大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所谓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此外恒大母公司共拨款4.6亿,用于球队的各项开支,但是恒大俱乐部的总支出却为29亿,这样一算在2019中超赛季恒大俱乐部共亏损20亿元!

仅仅一个赛季就亏了这么多钱,但是球迷们有看到广州恒大经营不下去了吗?并没有,相反集团在商业层面上更上了一层楼。靠母公司“输血”的例子其实在世界足坛上比比皆是,例如大巴黎背后以纳赛尔为首的卡塔尔国家投资集团,曼城背后以曼苏尔为首的阿布扎比财团,如果仅凭俱乐部靠自身造血盈利基本不可能把他们打造成闻名天下的豪门俱乐部。

广州恒大也是如此,受限于中国足坛的市场环境以及整体实力,注定让他们成为不了像曼联、皇马这样不用靠集团“输血”也获得巨额盈利的俱乐部,因此想要强大、在亚洲足坛闯出一番成就只能靠母公司足够的财力支持。当年广州恒大正是花费巨额成本引入郜林、郑智等国内顶尖球员,同时还引入了孔卡、巴里奥斯、J马、罗比尼奥等国际知名球星,让俱乐部的品牌推广迎来一个新巅峰,恒大集团也随之慢慢成为了国内最成功的地产品牌之一,世界500强企业,这些都是我们在俱乐部亏损账本上无法体现出来的一面。

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恒大只有500万元的限额年薪,吸引优秀球员都只能“靠脸、靠情怀”,打造一家亚洲足坛范围内最优秀的俱乐部目标又何从谈起?恒大集团品牌全球化又如何实现?因此足协既然忌讳下一波“退出潮”,那么他们更应该去解决的是那些中小俱乐部在实际经营当中所面对的困难问题,而不是从500万元限薪政策着手。

毕竟对于这些经营困难的中小俱乐部而言,500万限薪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如同浮云,因为他们根本就付不起这笔钱给球员。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500万限薪还将会对国内顶级联赛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球队产生极大的影响,被这样的政策紧缚手脚不仅无办法让俱乐部出成绩,还会对国内球市、集团品牌推广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此看来,如果真要在新赛季实行这个新政恐怕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了。

相关文章